美景介绍介休天峻山文峰塔

文峰塔,介休人俗称南山圪嘴则,座落于介休东南巽位,海拨米的天峻山巅,为一座青石砌筑,通体实心,园柱体石塔,三面临崖,巍然耸立,直插云端。一方胜景,数十里之遥即可见之。介休在哪里,找找山圪嘴。文峰塔为介休标志性建筑,也是介休文化图文之所在站在文峰塔脚下,回望我大介休,不由追溯历史,研考这一关乎介休文运之塔。文峰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史公任介休知县时,距今也有多年,县志记载,建于万历年石塔高三丈五尺,即11.67米。现从嵌筑于墙体,同治九年从修之刻石铭文:塔高七丈,下底周围六丈五尺有奇,径过四尺四寸,塔顶高七尺……。即文峰塔通高25.67米,其中塔身23.33米,塔刹高2.33米,直径7米,塔底周长21.67米,塔顶周长4.33米,直径1.47米。文峰塔创建后,介休文运大振,有数据为证,文峰塔未造年间,介休有13人中举,建塔后年间共出举人91位,进士27人。承载介休文运之塔,其命运多舛,曾两次毁,两次重建,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年5月18日)因地震,塔倒毁。12年后康熙四十六年重修,咸丰九年(年)又毁,同治九年年重建。文峰塔自同治九年重修已过余年,塔刹毁落,塔体出现数道裂缝,介休文运之塔历风雨沧桑,备受冷落,更可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盗贼为取镇塔之宝,居然对塔底进行爆破,拆除一块块青石,拆挖成一个宽约0.6米,长约1.2米深沟3米的盗洞。镇塔之宝是否被盗不得而知。经此大难,文峰塔虽未倒塌,可也成慢慢解体状态,文峰塔迎风而悲,百姓望塔兴叹,有识之士呼吁尽快抢修庆幸,秦太明主政介休时,于年8月15号,亲登天峻山,实地考察,依塔而坐,现场办公,拍板决定从修文峰塔,开发天峻山。年4月13日发出《维修文峰塔倡议书》文峰塔修茸工作随即启动。秦太明题写的文峰塔,塔铭嵌筑于塔体正南,自此文峰塔雄姿焕发。

附:文峰塔是一种主要用于祈祷文运昌盛的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又称文昌塔、文笔塔、文光塔、尚元塔、巽峰塔等。

文峰塔是随着风水学说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建筑,与佛教无关。《相宅经纂》中说:“凡都、省、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文笔是一种形似倒立的笔的小建筑,多为石质,一般高三米左右。也有的地方如以天然的尖顶山峰作为文笔峰,如浙江永嘉芙蓉村。最常见的文笔峰还是文峰塔。如《相宅经纂》所说,建造文峰塔的目的主要是祈祷当地文运昌盛。其次文峰塔往往建于水口处,起到闭锁水口的作用。另外文峰塔建成后,往往成为当地的地标。文峰塔分布很广,但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也即风水学说兴盛、宗族势力强大的地区。北方相对要少,东北及西北地区更少。由于建塔费用高昂,一般只有富裕的村落才能负担得起。州县的文峰塔则由官方出资建造。文峰塔的建造位置和朝向以甲(东偏北)、巽(东南)、丙(南偏东)、丁(南偏西)四字方位为宜,在实际建设中,常受当地地形、水流方向的影响。最常见的方位在巽位,即东南方,如浙江建德新叶村的文峰塔即建于村东南,广州赤岗塔也位于城区的东南方向。九江地处长江之南,其文峰塔(锁江楼塔)建于城区东北的长江之滨,即处甲位。婺源县因乐安江由北向南而来,其文峰塔建于丁峰上。文峰塔的样式来自于佛塔,多采用楼阁式塔或密檐式塔的外形,大的可以登临,小的则为实心。建筑材料以砖为多见。有些地方的文峰塔塔内还供有文昌帝君,这就综合了文昌阁的作用。特别是隋唐以降人们普遍重视现世的荣华富贵,也重视子孙后代的博学多才,建文笔塔能镇山川,蓄文脉,出人才。因此,举凡建塔者,大都建文笔塔了。文笔塔除了祈求文运,为山川添色外,还有“以文压武”以安民之意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zx/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