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路上介休的小九寨绵山岩沟
题记——这座神山在我们心目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在旅人口中却鲜有提及,只有追求真正的宁静与自由的人,会不远千里而来,用自己卑微虔诚的脚步,默默地丈量,人与山,相顾无言,却早心神相通。每逢周末,我都会背上行囊,让一切喧嚣走远。发峰景晒梦想,与激情团队共同放飞美好梦想。登山的过程,让我明白最美丽的风景在路上,特别是当历尽艰辛到达峰顶后,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种置身峰顶天地宽的舒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每一次的户外活动结束,便是一发不可收拾。每当快到周末时便惦记着活动,上次活动还没结束就在期盼下次的开始了。挤时间、换班、调休,做爱人的工作,能利用的资源尽量开发,解放自己,冲向大自然的深处,寻觅那份久远的期待。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释放了工作、生活压力,历练了自己的毅力,收获了健康、快乐、善良、友情、责任和义务,懂得了互助互让,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行走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得知11月19日这期行程路线是绵山岩沟。赶紧得阅览公告行程路线:岩沟入口---小石头---大石头---水坝---黄土湾---桥上---云峰寺崖底---棋盘洞---五龙峰圣地---舍身崖---兴地村---回銮寺。有我未去过的区域。无人区总是大家向往的地方,景色异常美丽,不过,要到这里一窥美景,可不容易,只有徒步穿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提起自己的勇气真的去一次无人区。我得排除万难,在网上查找资料,开始酿就一场蓄谋的行程!哈哈……网上查找到的有关绵山的资料: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米。绵亘百里,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古树繁茂,飞泉流瀑,洞中藏幽气冠群山,千年古藤谷,这里水源丰富,植被茂密。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自然景色非常优美。介子推在此隐居之后,东汉建安年间,此山建成铁瓦寺,已有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山区佛教寺院。抱腹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鸾公岩铁佛寺始建于北魏。回銮寺建于唐代之前,因唐太宗李世民朝绵山遇雨回銮至此而得名。五龙寺为北宋前建筑。其它众多寺庙也多为清代前所建。绵山云峰寺和棋盘洞保留有许多唐、宋、元、明石刻和塑像。铁索岭的铁索和下方的云梯最早悬挂于唐代之前。绵山成了一处有着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素有“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自古就是一处避暑胜地,也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绵山的景观很多,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如此之好,我怎能不徒之、赏之,如若错过当属人生憾事也!如能融于其中当是何等的惬意啊!虽说是故里,去过N数次,但无人区的岩沟还是在二十多年前,刚刚参加工作时随同事徒步穿越过一次,无人区里有些景点至今未踏见过。其实在绵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远远不止现在旅人所见这些美景,它们有的至今还未开发被人所熟知,但它们的美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趁着这些景点还未没人群“攻陷”之前,二十年后的我再一次亲身体会一番现在的岩沟。介休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联手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全程实地跟踪摄录整个活动。此次徒步穿越,放飞梦想俱乐部,介休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联手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全程实地跟踪摄录整个活动。沿途一路都是大小石块,坑坑洼洼,其崎岖陡峭自是不必细说。我们进入沟下,岩沟里赤壁丹崖虽然依旧是浅红、深红、紫色、褐色的岩石重叠,却呈现出更加鲜明、美丽甚至是生动的色彩。沟底不同角度俯瞰峡谷,所领略的风光变幻不定。缘小路左转百米许,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脉清溪清澄秀澈,可鉴万物,小小泉水宠辱不惊,淡定从容,胸怀宽广的大丈夫,令人慨叹大自然的慷慨无私,默默奉献。好山要有好水伴,有了水,这山就有了灵气。对面则是高耸的山崖。裸露的水边和对面的峭壁,在这青山碧水之间感觉美妙之极,壮势险峻,景色绝美。我们就被岩沟的雄奇伟丽深深折服。当我们一程又一程的深入到大岩沟腹地,当那千姿百态的赤壁丹崖、高山流水、深谷幽壑……组成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一幅幅展现在我们面前;震撼和感动时时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和着那水滴与清泉,奏响了一曲悦耳的山歌。跋山涉水的艰辛荡然无存,尘世间的一切喧嚣烦扰在目不暇接的美景中也渐行渐远。徒步穿越在介子推当年携母隐居的山水间,也许会能感悟到他的高风亮节吧……虽然是故地,但是不一样的风景。有人说绵山“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这大概不是夸大。这里山光水色、文物胜迹、革命遗址集于一山,可说是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绵山仿佛是上帝的钟爱之地,得天独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润,水为绵山之灵,它给绵山带来了丰富的植被和非常多的落差巨大的瀑布,正因为岩谷有山有水,从而使得这里既具备了北方山的雄伟,又具备了南方山水的灵秀。队伍进入岩沟谷底,沿溪而上追溯溪流的源头,寻找峡谷的雄伟的瀑布。一条溪水,从绵山大峡谷中流出,瀑如珠帘溪如镜。群山环绕,高峰入云,清清的溪流千回百转,流过长20华里的岩沟,滋润着数百顷良田,也孕育了绵山数千年古老的文明。山路之险,险于蜀道,悬挂于峭壁之腰。岩沟美景,尽收眼底。绵山之美在于岩沟,绵山之秀在于岩沟泉水。自“空王佛”田志超来到绵山山中讲经说法、普度众生。作为中国佛教发祥地的绵山,已在美丽的介休大地幽然屹立千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座山,因了一位神仙的存在,沾染了仙气;一位神仙,因了一座山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真实。在我的记忆里,留下的是两座桥,还有与一群龙的恩恩怨怨……终于到了此行的着块碑的地点“棋盘洞”!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就在这里。特别是碑与寺相距余米,可谓千古之谜,全国没有第二列。绵山虽屡遭劫难,但仍保留有许多古建筑和碑刻、彩塑。寺下《大唐汾州抱腹寺碑》不仅内容翔实精当,其书法结构宽舒,拙中见巧,颇有汉隶风韵,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到此一游,虽未寻得心经但观其石刻真迹,我也算不虚此行!开阔绵山之险,更险在从岩沟直插岩上摩斯塔的直上直下的险路。据《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右侧唐代诗人贺知章题记,他当年登山先是由寺僧用布将他从岩沟拽到棋盘洞附近,再由棋盘洞攀云梯到云峰寺下,而后又沿级和60级石阶到铁索岭下手抓铁索登上铁索岭,并一直上到摩斯塔顶。这余米的路程几乎都是75度的绝壁,其惊险程度比华山千尺幢毫不逊色。经过五龙峰,美丽动人的五龙传说尽在这里……过“五龙墓”不远就到了舍身崖,爬到山中上层放眼望去,对面山中有许多以崖壁开凿的古栈道,舍身岩长余米,宽不足一米。之字栈桥,建于绵山绝壁,远观如我们汉字“之”,而得名。山路之险,险于蜀道,悬挂于峭壁之腰。山路之曲,曲于六盘,蜿蜒于峻岭之巅。爬行至半山中放眼望去,云峰寺尽在对面山中,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其实我觉得还是叫抱腹寺比较好,毕竟是和抱腹岩有关),绵山有大小天然岩洞百余个,最大的一个就是抱腹岩:山势如两手抱腹,从上往下鸟瞰,绵山的景象几乎都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山连绵起伏,虽已是刚入初冬,但山上草木茂盛,使得山的轮廓更加柔美、和谐。让我不禁想到了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绵山人文精神博大,自然景观雄奇,给予人的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终于出山了,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绵山脚下兴地村的“回銮寺”。“回銮寺”建于唐代之前,因唐太宗李世民朝绵山遇雨回銮至此而得名。“回銮古刹”曾列为介休十景和绵山十景之首。绵山脚下兴地村里有一户还在经营且众人认可的魏家铁匠铺,是介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者,足不停步和手不释卷同样是受用终生的乐事。既然是乐事,独乐乐莫如众乐乐。于是,充塞网络的QQ群、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冬游绵山攻略介休的冰与火之歌 下一篇文章: 基地新闻三贤故里琉璃之乡大介休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zx/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