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介休小年到喽,咱介休的特产贯馅糖
贯馅糖又称灌馅糖、麻糖,山西汉族传统糖点,介休八珍中的一珍,也是山西十大名特食品之一。是一种咬着酥脆,吃着绵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的食品。
介休贯馅糖的历史介休贯馅糖是山西十大名特食品之一,它发源于介休,是介休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产物。贯馅糖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的饧(读xing即糖粞)这种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属于饧的改良产品。介休因介子推的故事历来寒食之风极盛,而饧则是古代寒食节的必备食品和供品,在唐宋诗人有关寒食节的众多诗歌中就反复描述了寒食节与饧的关系,如:“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粥香饧白杏花天”;“萧声吹暖卖饧天”等等。在明代中期,介休有的制作饧的家庭手工作坊开始出现尝试着在饧里包馅料的做法,遂成贯馅糖,到了明末清初逐步成形为贯馅糖制作技法,并日趋成熟开始投入大量生产。
介休贯馅糖的发展近些年来,贯馅糖在农村的消费群体也在逐年减少,作为目前贯馅糖制作最活跃的连福镇由起初开办的十几家家庭作坊如今也只剩下两三家,他们因为对这种传统技艺的眷恋不舍而仍在默默坚守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张承恭先生。他家祖传贯馅糖制作技艺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他的爷爷为第一代:张树华(—)生前在连福镇开办贯馅糖家庭作坊。第二代:张承宁,已故,终年73岁,张树华之子,子承父业在连福镇继续开办贯馅糖家庭手工作坊。第三代:张承恭,现年65岁,张承宁之胞弟,年轻时曾和哥哥张承宁学习过贯馅糖制作技艺,现在连福镇创办了承恭粞坊。第四代:张先前,现年39岁,张承恭之子,现在协助父亲开办粞坊并在致力于学习贯馅糖传统制作技艺。年7月张承恭被晋中市人民政府确定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介休贯馅糖的制作过程一、熬制:把发酵糖化后的汁水倒入大锅中用大火精心熬制,熬到7---8小时左右,熬制中间需搅拌2小时左右,熬到汁水呈金黄色出锅使其半凝固成块。
二、拉粞:把熬制好并半凝固成块的粞块切成约4公斤左右的小块,把小块捏成圈状一头套在木杆上开始反复缠绕拉制,逐步由硬到软、由实到虚、由红到白,粞条呈现蜂窝状小孔,然后把拉长的粞条压扁平摊开,把预先调配好的馅料倒在其表面上均匀摊开,最后把口合拢捏紧成圆筒状的长条。
三、拉条切节:2--3人配合把已经灌入馅料的条拉制成小节,需反复不停拉制7--8次,拉到感觉粗细均匀一般为止。然后用模具在上面压痕并按照所压痕迹把它切成每节约7公分左右长的小段,切好后的小段叫“贯糖坯”。
四、粘芝麻:把切成小段后的贯糖坯上笼屉用火蒸,蒸到贯糖坯的表皮发粘就出笼。然后将其倒入炒熟并烘拣好的芝麻盆中,不停翻滚使坯的表面均匀沾满芝麻。即为成品。
五、晾干:把粘满了芝麻后的贯馅糖成品,放置于室内案板上,使其自然晾干,晾干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左右。完全晾干后的贯馅糖成品即可包装待售。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年介休市春节、元宵节群众活动”H5页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