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中学子浅谈历史中的介休高考生
介休高考生
山西在宋代以前有县学仅永和,介休,稷山数处。介休在唐咸亨三年()始办县学,明代又在文庙旁建育才馆,考中进士人数达64人,仅次于安邑,平定,阳城位居全省第四。宋仁宗天圣五年,介休三贤之一文彦博考中进士,而后步入仕途,位至潞国公。
↑文彦博手迹
山西许多地方的最高学府,设在县城文庙内。或者与那个年代的房舍缺有关,或者与那个时代人们对文庙的崇仰有关。既使政治形势不再祭孔,不再尊孔,中国人心底对文化的敬重,还是与孔夫子相联。于是,旧文庙不进行祭典,却驻入了新学校,便是不学《论语》,《春秋论语》,依然也是读书人。是“泮宫”。
介休中学也依样在城内南街文庙内。老介中三大建筑:棂星门,状元桥,大成殿。其实,所有的文庙都如此格局吧。
↑老介中
文庙,就这样伴随着一届又一届考生,度过一年又一年,从的弥漫缭绕的炊烟中,到彻夜不眠的灯火里,文化、文心一脉相承,直到悠悠的远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