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博物馆,有深厚底蕴的博物馆

介休是一座有年建城史的地方,有深厚底蕴就有博物馆。旧馆是后土庙,新馆于年9月底建成,是一座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层叠错落,空间感极强的现代建筑。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3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库房面积平方米,充分满足了博物馆各项功能需求,在山西省市(县)级博物馆中处于综合一流水平。介休窑在宋一期也属名窑,除量产白瓷外,还有黑釉及白釉褐下彩等瓷物,器物也有粗细之分。当年洪山镇丹炉炊频、火光映天,延传千年。白瓷凝脂皎皙,黑瓷乌金灵透,白瓷铁锈花不拘表样,穷究舒态之美。在宋金时期,它代表了山西地区瓷作的最高水平。

介休市博物馆最精彩之处,就是他们的琉璃馆。

琉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起源于北魏。大约自唐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介休的琉璃盛烧于明清时期(正是洪山窑衰落时),介休城周边各庙宇建筑群的琉璃也都是这个时期烧制的。元代,介休的琉璃匠师已开始向外地输出,明代外迁者更甚。输出最远的迁居地是辽宁省海城县的缸窑岭村。村中皇瓦窑的创始者,就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年)自介休移来的侯氏家族。至清顺治元年(年)设琉璃窑承烧沈阳故宫大政殿,以及盛京三陵昭陵、福陵、永陵和等各处琉璃。展览中展示的就是后土庙、五岳庙、城隍庙等建筑上替换下来的琉璃构件,使我们能近距离的欣赏这些“高高在上”的艺术品。

后土庙琉璃象驮宝瓶

还有琉璃制作过程:泥料的选择、坯体成型、施釉、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等········

镇馆之宝五岳庙钟鼓楼“四狮抬瓶”基座

后土庙琉璃吞口

祆神楼乐楼琉璃影壁猛虎

琉璃嫔伽

复原的一个琉璃屋顶

还有图文并茂的寒食节介绍:在夏历冬至后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xw/49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