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变城乡介休市新型城镇化概况
支队介绍
“历变城乡·山西介休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支队“属于社科学院“历变城乡”品牌项目实践支队,将文化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作为调研主题,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进行实地调研与学习。年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将2个省和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介休市成为山西省唯一位列其中的试点。介休市经过多年探索,明确了“慈孝之都、琉璃之城、寒食之乡、三贤故里”定位,先后投资5亿元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十大工程,形成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街区;全力打造了文化介休“五大名片”;加快推进古村落保护,以张壁、南庄、北贾为代表,对村庄内遗留的古建筑、古民居和自然景观等进行保护挖掘。在介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文化产业发挥着重要示范作用,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典型的例子和宝贵的经验。
整体概况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汾阳、孝义共同构成太原经济圈次中心,介休还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自年介休市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以来,当地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介休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宜居介休
发展现状
年介休市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0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分别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试点实施以来,介休市取得了诸多成就:
一、结合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创造性地实施了《城镇居住登记卡》制度。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立不动产登记局。推动"放管服效"改革,实行"五证合一"、集群注册和"一站式"服务,工商注册登记缩短到3个工作日,取消、停征涉企收费49项。
二、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教育改革走在晋中前列,入列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县域综合医改工作全国领先;农村学校改厕工作成为全国样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予高度认可。
三、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年以来,投资1.6亿元完成道路改造;年深入开展"拆违治乱提质"攻坚行动。;年,投资1亿元改建道路,投资万元建成公交枢纽站,开通覆盖周边县市的城际公交。年,扎实开展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和"两高一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美化墙体立面46万平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绵山镇创建成为国家卫生乡镇。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更多创收增收机会。形成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绵山陈醋、金源黄酒、俏千金、金核仁等地方特色农副产业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培育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3户,建立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体系。
五、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完成了乡村振兴规划,深入实施"激发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行动,制定"一园四带"发展规划,"村企联建"助推乡村振兴的做法被农业农村部推广,成为山西唯一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农村综合改革、设施蔬菜产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现场会、全省设施蔬菜产业现场会。
魅力介休
决胜十四五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介休市初步确定今后五年的新型城镇化总体思路为"五市创建"∶
中部盆地城市群中心城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先行城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乡村振兴特色发展样板城市、宜居宜业宜旅美丽幸福城市。
在全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中,积极对接融入太原都市区,以打造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统领,优化城镇布局,推动城区扩容提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大力推动片区建设。依托龙凤镇中部和连福镇南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特色农业发展片区。以绵山镇为中心,依托绵山镇和龙凤镇南部,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片区。以汾河水源和生态湿地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涵养片区,着力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强化生态修复与水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友好型产业。
供稿:“历变城乡·山西介休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支队"
编辑:李若佳胡竞天
审核:朱晓佳刘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xw/4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