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华夏的起源是山西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俗话说,“中国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是因为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境内古迹繁多,蕴含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处不可移动文物,山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其中,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处,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世界文化遗产3处,位列全国前茅。所以才有“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
那陕西和山西明明都是文物大省,都拥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为什么偏偏要说“中国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呢?
黄河文化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山西的山指的是吕梁和太行。如果自省会太原向南望去,“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两道南北走向的磅礴山脉,在汾河两翼遥遥对峙,在古代为平原上的居民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在今天则使得山西坐拥了富饶的矿产。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而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自晋北的汾河,一路向南纵贯大半个山西,在两山之间的黄土地带冲积出一片狭长的平原,串联起忻定、太原、临汾、运城四大盆地,而这些地方皆是土壤肥沃、良田千里,极利于农业的发展。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除了山提供的天然屏障,水灌溉的平原沃野,这里还坐拥古代最精贵的盐。据说上古时期定都蒲坂(今运城永济蒲州镇)的炎帝,和以郑州为大本营的黄帝,就是因为盐池的归属而爆发了阪泉之战,而战场正是在今天的运城。
人类最早使用火的遗迹
西侯度遗址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因而在这片土地上,早早出现了文明的痕迹——在国内已发现的七八十个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山西占了二十几个,有不少就分布在汾河流域。比如位于运城芮城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西侯度遗址”距今约有万年,这里拥有人类最早用火的遗迹。襄汾拥有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遗址”,和新石器时代的“陶寺遗址”。其中“丁村人遗址”的发现更是将中国北方早期智人存在年代向前推到5到10万年。“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前者上承北京猿人,下启山顶洞人,连贯了近30万年的漫长岁月。位于侯马的“春秋晋城遗址”,则是山西作为春秋霸主时代晋国都城辉煌的证明。
边关要塞
雁门关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中国历史上,山西仅在为数不多的时间作为某些朝代的首都,但是回顾历朝历代,山西一直以来都作为边关要塞为历任君王所重视。
平型关大战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历朝历代都有君王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在山西境内最有名的长城关城有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雁门关,秦汉时期,此地为守住匈奴之要塞,蒙恬、刘邦、卫青及霍去病等人都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而北宋时期,杨家将驻守的也是这里。还有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的平型关。除此之外还有娘子关,偏头关等,而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也在山西境内。
晋商汇通天下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明清两代可谓是山西人最为活跃的时代。明清时期,此时山西的手工业和制造业已然初具规模,在面对“地少人多”的现状时,大批山西人开始主动走出老家,进入商海浮沉。在明代,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随着清代版图扩张,晋商们的步伐也跨过长城,迈向东三省、内外蒙古乃至俄罗斯。朔州的杀虎口作为对蒙贸易的西口,是晋商向西经商的必经之路,大名鼎鼎的“走西口”正是来源于此。到晚清时期,全国票号共51家,山西“独占八斗”共有43家,位于平遥古城的就有22家之多,基本上控制全国金融命脉。
乔家大院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随着晋中人“商业帝国版图”的扩张,一车车金银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回祁县、太谷、榆次、介休、平遥等县,一座座晋商大院在晋中拔地而起,连屋接巷,有名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大院文化,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云冈石窟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从古至今,山西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而且一度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留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也诉说着千年中国的漫漫历程。
林徽因测量佛光寺经幢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关野贞曾宣称中国已无千年以上的木建筑,要看得去日本。而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带队前往山西考察古代建筑四次,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佛光寺东大殿,打破了日本人“中国境内无唐代木建筑”的傲慢论断。
五台山风景区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山西还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中国众多石窟的模板。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年)。是中国最大的佛教建筑群,香火至今依然鼎盛。而平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完整古县城,仿佛把时光定格在了古代。
永乐寺壁画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而晋城、长治、运城、临汾等众多庙宇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中国古代各时期绚烂多彩的壁画彩塑,品质在全国首屈一指,堪称国宝。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但近期因为短时间、高强度的降雨导致山西忻州南部、吕梁、太原、阳泉、晋中、临汾、长治等地出现内涝等地质灾害,一处处古建筑坍塌的画面,对于中国建筑史可谓是灾难级的,使得人们揪心。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还好,针对山西多处古建受损情况,当地已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降雨结束立即启动修缮工作。此外,多家企业宣布捐款支援山西,部分企业明确表示,善款除了购置紧急救灾物资外,还将助力山西文物古建抢救工作。
(图源网络,侵权删,致歉)
希望身处雨灾之中的山西人们都能平安,让我们携手共“晋”。请相信风雨过后的山西,风雨过后的山西古建,一定会焕发新的生机,山西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tc/5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