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历史文化名人之ldquo著名爱国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黄沙、黄河、黄土高原,孕育了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在这极具东方神韵的黄土地上演绎了一幕幕辉煌与悲凉,极盛与衰亡,屈辱与抗争,有风和日丽也有血雨腥风……
手捧一把饱含沧桑与乡愁的黄土,就仿佛触摸到了古老的民族延续千年的根脉与筋骨,正是这满目浓郁的暗黄色调勾勒出一幅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恢宏画卷。
透过历史的尘埃,拂去过往的烟云。让我们再次走近介休历史文化名人之——“著名爱国主义人士”马鑫。
为民请命
孜孜不倦
迫于反动势力的压迫,马鑫被迫回到了介休县第二女子高等小学校任校长,并且时常回到家乡宣传进步思想,组织农协会等农民进步组织,勇于和地主恶霸势力作斗争。在为村民解决水源被霸占问题无果并遭受不公待遇后,果断组织村民上区、县政府示威请命。
同行的还有马鑫的儿子马达,村民们在马家父子的组织下,上区里、进县府,通过游行示威的方式向县政府施压,并最终解决了村民水源被霸占的问题。
年,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破坏国共合作。受此影响,年介休党组织被破坏,工农运动受到冲击,马鑫的儿子上了被通缉的名单,马鑫因此受到株连,只好暂避学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孜孜不倦,润物无声。
高风亮节
民族情怀
一九三八年二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介休,他毅然辞去女高校长回到张良村小学担任抗日教员。在此期间投靠日伪的旧僚介休伪县长郭成基的登门邀请,被马鑫严辞拒绝,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不当汉奸亡国奴。为了明志,马鑫在日寇占据介休的八年间,没有进过一次介休城,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国难当头,“投笔从戎”的志向。
在张良小学任教期间,马鑫还兼顾了宣传和动员工作。通过马鑫自己编写的抗日教材,让农村的老幼皆知日寇的罪行,唤醒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并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抗日,坚决不做亡国奴。马鑫的文字中流露着鼓舞人心的革命热情与爱国主义,激发了那个时代的广大群众,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为此,他身先士卒,把自己的儿子、孙子先后送上了抗日战场。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老少纷纷组织民兵队伍和儿童团,整个张良村先后有百余人参军入伍,他们有的到前线战斗,有的当民兵,有的支前抬担架送军粮,战争期间整个张良村共有二十一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九五二年七月经马鑫上报申请,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张良村马家堡外关帝庙内刻碑修建烈士碑亭。碑亭落成后,马鑫亲自撰联“秀毓钟灵赫赫众英雄气节为山川壮色,祥开革命巍巍诸烈士勋名与日月争光”,并为烈士碑碑头亲笔篆书“祥开革命”,二十一名烈士魂归故里。而这其中就包括年仅19岁就在晋南赵城战斗中牺牲的马鑫的长孙马波。
马鑫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一生养育了二子四女六个孩子,其中四个孩子就是中共党员,可谓满门忠烈。
张良村关帝庙内烈士碑亭
大将赠剑
捐
书
筑
梦
马鑫的爱国胸怀,高风亮节,博得介休人民交口称赞。介休县抗日政府授予他“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光荣称号,并推选他为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参议员。
年3月,马鑫光荣地出席了晋冀鲁豫边区在河北邯郸举行的第一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会上,马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抗战到底,夺取胜利,消灭日寇,使全中国人民得到解放。为人民、为祖国、为地方、为社会竭尽全力。"他的话诚恳而朴实,引起了强烈反响和阵阵掌声。与会的陈赓将军随即将佩戴多年的青龙宝剑,作为留念送给了马鑫,表达了对马鑫一门忠烈,慷慨支援革命事业的肯定和褒扬。在这次会上,马鑫被推选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委员、华北人民政府代表。
大将陈赓赠与马鑫的佩剑
会后马鑫有感于崇高的荣耀和革命热情,于是下决心把自己收集珍藏多年的万册古书与字画在会上当场捐献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大学,希冀用这些书籍字画来发展祖国的革命文化教育事业。参会的华北大学副校长、历史学家范文澜代表华北大学接受了马鑫的捐赠,并与他商讨办好华北大学的问题。
马鑫捐献给华北大学图书馆的各类古文献
适逢内战暴发,交通受阻,因此捐书未能及时成行,而且由于战乱图书毁损若干。直到一九四九年四月太原解放,马鑫才从被阎军毁损的残留中整理出九大皮箱余册(件)古书文献,外加珍贵文物大唐胡佺石碑,用火车运往太原,捐献给山西省博物馆。其中胡佺石碑作为汉唐历史珍品,镶嵌在山西省博物馆纯阳宫西墙,永久性保存下来。
文采斐然
德高望重
山西省教育厅致信马鑫
马鑫先生久仰:
先生热心人民事业,深得群众爱戴,殊深敬仰!当此旧中国永远灭亡,新中国诞生前进之时,经济文化建设刻不容缓,亟需群策群力,共勉建国大业。
先生才德经验,众望所归,拟请出任工作,为人民民主专政而努力,如蒙见允,即请早日命驾太原,不胜企盼之至!
敬礼!
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厅十月二十日
年10月27日—山西省教育厅致信马鑫
有感于马鑫为革命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山西省教育厅特地致信马鑫,聘请他到山西省教育厅工作。马鑫恐自己能力有限,有误重任,婉言推辞了邀请。后来,山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鉴于马鑫先生酷爱古书、文物,并有收藏研究之特长,聘调马鑫任省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年,马鑫被推选为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出席了会议。这年,马鑫还被推选为山西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和山西省图书博物馆馆员。
年1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裴丽生,副主席王世英、邓初民联合下聘请书,请马鑫先生出山,担任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马鑫没有再推辞,启程北上,以76岁高龄,赴任太原。
马鑫先生一生热爱教育,长于文史,写诗作赋,精通文物,擅长书法、篆刻,涉足易经研究。可谓“桃李满介休,先生真光荣”,他的亲笔书法和文稿不计其数,《南张文稿》百卷是他一生心血,可惜毁于战火,未能得以保存。
年8月,马鑫病逝故土,终年80岁。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作为一名生活在时代变迁,国家动荡,战火纷飞背景下的旧知识分子,马鑫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做到“达则兼善天下”,忧国忧民,展现了作为一名开明的知识分子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也是新的时代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典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矗立在定阳大地上的不朽丰碑。
后土文院典藏馆书吧《品鉴晋中》系列藏书中,第一单元第四章节《铁肩道义——红色家族的革命淬炼》第四小节(书第29页)中特地讲述了马鑫的家风传承和满门忠烈的革命故事。
特别鸣谢:
在文章最后,向为本文创作提供珍贵史料的马爱国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
马爱国,张良马氏二十一世,与马鑫先生(十七世)十四世同宗。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介休市教科局政研室主任兼介休市教师进修校校长。
图文:秦海龙
审核:降云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mj/4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