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介休张兰史村地坑院介休
张兰史村“地坑院”——介休本土建筑的奇观!
一条条古街林立、一幢幢古建相连、一块块石砌的长街、一墙墙夯土历史悠长。古老的村庄,孕育着新的希望。史村就是这么一个古色古香,且历史悠久的村落。看那“坑院”深深,却也肩挑数百年之历史。“坑院”起源于远古的时代,古人称之为“穴居”,后渐渐发展为较大的地下四合院形状,称“地坑院”史村的东沟是一片“地坑院”集结地,至今有年的历史。这些院子,利用掏窑和砖砌组合方式建设而成。高处鸟瞰,其北正房,有三孔窑洞组成。东西有厢房,同为窑洞组成。笔者身处南窑的顶上,厢房和南窑有条窄窄的通道供出入使用。东厢房与正房衔接处有“窑坡”实为台阶,供人们上下方便。
据一位老者介绍说,自古以来,史村就流传着史宋两家不分家的说法。话说史村原为宋姓颇多,找了姓史的女婿来史村后,生有九子。却料九子作业兴旺,终于在宋姓基础上发扬光大,事业进取,成为大富人家。从此,便以史姓名为村名直至如今。当地有谚语:史宋两家结亲家,史家女儿许宋家,宋家不离史家村,史村分成堡上寨,大都是民间传说的。
史村的古迹、遗址颇多。当地另一位老者介绍说,本村原有七座庙宇,几百年来的风雨飘摇,经过历史的种种变迁,至今仍存有五座庙宇。当地村民自愿集资修缮,五座庙宇也是香火复苏,香民不断。
净土寺
五寺之一的“净土寺”是个藏很多传说的庙宇。传说,当地有一条叫“龙蛇沟”的深沟,人称龙地,潜藏龙脉。众所周知,在帝制时期,和“龙”扯上关系的都会被朝廷所制裁。在万历年间,明朝后期,皇帝朱翊钧听信一个风水和尚(明宵和尚)之谏言。说山西史村有条“龙蛇沟”是块龙地,有龙脉,若不及早防范,怕是将来会影响朝廷政权。皇上听后立刻派人到史村巡查,命令十三个省,出资财力和物力,倾所有财力,合13省的一切在龙蛇沟修建“净土寺”以这些个手法来镇压真龙出世。为了以防万一,怕镇压不住真龙的萌动。又加修了土桥,为的是更牢固的控制真龙出世的机会。用修建的土桥来再次破解风水、破解龙脉。
东岳天齐庙
建于明朝,修建考究。本意在造福村民,服务一方百姓,风水也是极其有内涵。历代来也是屡次修缮,如今还能看到当地民众为了保护古迹自抽款项,可为是功德圆满且流后人评说吧。
财神庙
同样建于明代,占地约两亩,分上下两层楼院。南有戏台,后来拆了,未见遗迹。二楼供奉有,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同属道家。楼下供奉有财神爷,后村民自筹资重塑雕像,现已完整一尊财神爷。如今庙宇一直还在修缮中,西庙有供的千手观音,经过年代的过往,也是不复存在啦。
禅慧寺
建于明朝北带,在经历了无数代风风雨雨后,历朝历代,均在修缮中。至今,主殿已被村民重塑了佛身,也是香火源源。信男善女们陆续来参拜,求得一世平安。庙内正殿有当地村民手抄的大悲咒,贴于正殿的内墙上,显示出村民的虔诚。
关公庙
建于清朝年间,经过了历代的翻修,保存有效,稍微修缮,还能重现旧景。村长介绍说9年村民自愿筹资,重新翻修现今正常使用,关公庙大殿外有两支旗杆,高耸七米之多,顶有双斗、铁制而成。殿内的关公雕像威风凛凛,威武正严。
观音堂
地址建于史村的新堡东门外,始建于明朝年间。历年来陆续修缮,观音堂香火缭绕,源源长绵。现村民们自愿来打理观音堂,风雨无阻、虔城无误。
史村自古有九门,新保有南门、小北门、小南门,东门、财神庙有后街门、小西门、上堡有东门、西门、下堡有北门、通往下堡处还有一道西门。村民介绍说,有九道门的村落,几乎没有。九代表皇家,难怪说史村是龙地,也许此处还真有龙脉呢!
建于清中时期的天主教堂,是介休史村古建筑群中最年轻的一座,具有很明显的西方特色。信徒们来这里念经祈祷,常常是座无虚席。神父念念有词,众徒忏悔,祈祷天主保佑。每年的圣诞节这里尤为热闹,如今这座教堂也属稀缺,但愿信徒们的“心灵之家”能得以保护,延续后代。
让笔者最为惊叹的是史村的旧貌保存得特别完整。从观音堂打对的古街道说起,古老的青石板小街,深遂而又神秘。从镜头里看,幽静而又静谧的小街,默默地展示着它独有的韵味与魅力。两边具是古建筑。旧砖砌成的古代陈墙,仿佛的向你叙述着历史的过往。你看!旧时的瓦片它向你呐喊,它们已经有几百年的存在,如今依然是完整无损,怎能不算是奇迹!
文字:王青
介休,有这样一个唯一由皇帝敕封的长寿宝地
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马堡村竟然是不能养马的地方!
介休家,你可曾邂逅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眼见为实,看了这些你就不会认为“振兴兴地”只是一句笑话了!
咱介休姓“晋”的人们,还记得涧里村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吗?
影像介休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hj/4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