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琉璃的温度

琉璃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千余年来,这一行业相承不衰,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山西是琉璃的主产地,是中国琉璃艺术之乡。山西琉璃分布之广,匠师之多,在全国居于前列,但现代琉璃因为市场萎缩,这项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后继乏人,保护与守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说到琉璃,自然会想到山西洪洞广胜寺的“飞虹塔”。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东北部霍山的广胜寺。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现塔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年)始建,嘉靖六年(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

塔平面八边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琉璃佛塔,高47.6米。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琉璃砌成,各层皆有出檐。由于其塔身五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

看不清,来点局部。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琉璃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既可用于建筑上,也可作为室内外的陈设品。由于用途和出现时间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称。汉代的绿釉陶、唐代的三彩和后来主要用在建筑上的琉璃以及珐花器等都属于同一系统。

历史上的琉璃多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使得这类产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山西是琉璃的主产地,其琉璃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千余年来,这一行业相承不衰,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其分布之广,匠师之多,在全国居于前列,是中国琉璃艺术之乡。

这样的琉璃山西全境到处都有,再看看大同的琉璃“九龙壁”。

大同琉璃“九龙壁”

大同琉璃“九龙壁”局部

这是汾阳的太符观琉璃。

汾阳太符观山门琉璃

拉近镜头看看细部。

汾阳太符观山门琉璃“二龙戏珠”

汾阳太符观山门琉璃“二龙戏珠”

是不是气韵很生动,技艺很娴熟?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明代元始天尊坐像

上世纪初,有的琉璃被外国人盯上,流失海外。这件高0.米的明代琉璃就被美国人搬走了,现藏于旧金山亚洲美术馆。从风格看,也是山西的。

气象万千,精微广大,横看成岭侧成峰,度都耐人寻味。

北京首都博物馆也藏有一尊明代琉璃元始天尊坐像,其高厘米、宽66厘米、长厘米。元始天尊端坐在三层宝座上,姿态端庄。托着宝座的众神神态表情各异、胡须根根分明、连衣服的褶皱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这尊造像面部圆润,带有典型的山西烧制手法。造像上留下的烧制口,造像是由多块拼接而成的。由于这种特点方便移动,所以这类造像大都流散在海外,这尊塑像也是由海外购回的。

欣赏一下。

琉璃产品分为模制和手工捏制两大类。模制的特点是规范统一、易于生产。手制的特点是造型生动,富于变化。制作琉璃要求艺人不但要有较强的立体造型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作为一种有较强艺术性的建材产品,它对产品的造型、构件的尺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工艺特性。琉璃釉料的配比除了考虑颜色的差别外,还要注意与坯料的膨胀系数相匹配。琉璃大都采用浇釉、蘸釉的方法施釉,由于在施釉的过程中坯体吸附釉浆及其水分并不是等量的,于是掌握好釉浆的厚度是个技术性较强的环节,只有经过长期工作实践,才能练就一套过硬的功夫。琉璃的釉烧,是整个生产过程成败的关键。从窑位分布、烧成时间、窑温控制等,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决定烧成是否成功,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

随着传统建筑形式的势微,琉璃的需求逐渐减小,现在只有古迹维修和仿古建筑有少量使用。又因琉璃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烟尘存在环保问题,导致产业萎缩、人员流失和制作技艺的荒废。

但琉璃作为一种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其自身的生存机能难于实现有效的自我调整,因此急需保护。琉璃是一种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需要从业者经过相当时间的磨炼和积累才能成才,培养周期较长。而由于人们对这种技术难度高、技艺性强、学艺时间长,见效慢的手工艺行业普遍兴趣不高,致使传承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由于一些艺人仍然健在,只有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加上市场对这类产品仍有需求,同时在烧制技术上加以改进,在产品开发上准确定位,将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才能有效地保护、传承好这项传统的技艺。

琉璃生产在山西境内有着广泛分布,其中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的影响较大。在目前琉璃行业不太景气的形势下,山西众多门派的琉璃匠师中纷纷改行,但介休的刘开宝和晋城的刘惠斌依然默默延续着这一传统技艺。

刘惠斌师傅

今年50多岁的刘惠斌是原晋东南地区泥塑名匠梁金顺的第四代传人,也是晋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城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结缘泥塑艺术三十多年,他凭着一双巧手,凭着他对泥塑的热爱和执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泥塑艺术品在他的手中捏成。他也为古代琉璃补配补全。

刘开宝师傅

山西介休市有一家还在烧制琉璃的作坊,琉璃师傅叫刘开宝。刘师傅依然用土法烧制琉璃,坚守着传统技艺。他从小受洪山窑文化影响,对琉璃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介休琉璃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琉璃已经不仅仅是个物件,更多是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含义与寓意。他说:“我有一儿一女都在学美术,我想让他们继续把琉璃传下去。我从祖辈手上接过这东西来,只是希望这样的技艺不会失传。”

希望这样的匠师后继有人,使琉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

(部分图片由山西新闻网图片志提供)

  

木公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hj/438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