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乡镇企业介休现象

乡村杰出人物造就介休民营辉煌

介休人多地少,历史上经商的人就不少。在清朝中后期的晋商大军里,北辛武的冀家就是晋南早期的十大票号之一。但这不是现在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延续,否则同是晋商故里的其它一些地方,为什么没有出现同样多的民营大户呢?这恐怕得从创业之初的选择上找原因。

介休的民营企业至今仍然以生产焦碳的居多——尽管许多企业已不仅仅是生产焦炭了。按说,介休的煤焦资源并不多,但它是生产焦炭的好地方。与之相邻的灵石、孝义、交口、沁源是山西最好的主焦煤基地,介休有靠近原料产地的优势;介休地处南同蒲铁路、公路枢纽,交通非常发达,适合搞类似焦炭这种大进大出的加工产品;更主要的是,焦炭这种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普通的农村劳动力回很快掌握;作为现代工业钢铁的原料,又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市场好;市场需求大,价格就高,利润就多。这几条,就构成了内陆地区工业化起步或者说原始积累最好的条件。所以,当一群急于摆脱低下的经济、社会地位的乡村杰出人物,在政策允许、鼓励他们干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焦炭这个产业来起步就顺其自然了。这可能是介休的企业家真正的精明之处。

但这还不够。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真正的企业家要有眼光,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赚钱机会:要有胆量,一旦看准了,就敢于投资,还要有组织统帅能力。幸运的是,介休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的“开荒者”正具备这样的素质。像八十年代名声渐起的“三大户”李安良、阎吉英、曹仪山以及随后跟上的宋本智、庞茂堂、周玉和等,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特点:有胆有识、敢冒风险,能驾驭了局面。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他们所办的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资产都搞到几亿、十几亿,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我们说介休的民营经济是自发的结果,并不否认政府的作用。相反,在民营企业创办之初,以至发展壮大,党委、政府敢于鼓励、扶持的政治勇气,敢于让利的开明作法,是非常重要的。山西的煤炭作为资源性产品,政府从开始就介入的较深,“五统一”的政策至今未变。焦炭作为煤炭的加工产品,不少县市也仿照“五统一”政策统起来了。但介休没有这样做。不统的结果是,政府暂时少了些取费的机会,但换来的是一个产业的兴起。实践证明:给企业家一个有利政策,一个稳定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企业家就可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打出一片精彩的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产业、企业、企业家是放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我们的产业、企业、企业家是在一种宽容的社会环境里经过长期孕育成长壮大的,而不是在一种没有宽容、没有理解、充满偏见、一有偏差就百般指责的地方突然冒出来的。

考察介休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有几个现象值得研究。

一是民营企业大户大都出在农业条件不好的地方。穷则思变,这可能是当年民营企业家决意要从农田里走出来的原因。相反,当年农业条件好的地方,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发展起来。

二是民营企业集中的焦化产业,并不是政府刻意提倡的结果。有句老话,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意与无心之间,是否包含着这样一些道理:经济发展是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它的产生、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只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大环境,产品、产业的选择由老百姓来办,可能就是市场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如果说介休的民营经济这么多年还发展的快、发展的好,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人民群众自己动手来创造财富的热情和潜能。回顾我们民营经济的起步,焦化产业的兴起,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人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自觉行动的结果。这种源于群众自发秩序下形成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这一实践也再次告诉我们:政府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人民才是经济发展与杜会进步的原动力;唯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开拓历史的道路,打造不朽的事业。一部介休民营经济的发展史,就是老百姓放手创造财富的历史,改革开放20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人民群众奋斗不止的生动写照。

三是为什么有丰富主焦煤资源的一些地方没有把焦炭产业做大?焦炭这个产品虽然技术工艺简单,但资金需求量很大,配套的设施如洗煤、供电、铁路专用钱等,花钱都很多。介休的焦炭在八十年初期、中期起步时,我国的金融政策也处于转轨时期,贷款的条件相对宽松。如果这个产业等到市场供求关系、金融政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再搞,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机遇吧。

(冯建平)

介休民营企业的实践告诉人们: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难

从介休民营企业发展过程看,在自发秩序下,出现先行者的实践样板,产生诱导作用,不断“扩张”,进而形成一个产业,是一种一般性规律。正是因为焦化工业工艺简单,利润高,引来了一代又一代农民企业家将眼光投在了这个行业。一时间,这个行业不仅集中了资本投入的大部分,也集中了农村里边几乎全部有办企业天赋的农民企业家,集中了四乡八里的青壮年农民,并由此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真可谓波澜壮阔。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个现象,叫规模经济。当大家都来做焦炭这个产品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规模就有了客户,有了市场;一种新技术、新炉型的出现,很快就能推广开来;企业之间也有竞争,因为有竞争,质量在不断提高,成本在不断下降;企业家相互学习、借鉴,经营水平在快速提高。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竞争,推动着介休的焦炭产业,介休的民营企业一步一步走向了更高,走向了成熟。

创办一个企业,特别是创办一个大企业、好企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智慧,要有胆略,要付出很多。但并不是可望不可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通过对身边许多杰出的成功人士的观察和研究,年独辟蹊径地撰写了《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的毕业论文,引起了心理学界极大的震动。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三更灯火五更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大自然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起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我所以引用这一故事,确实是想给那些正想、正准备创业的人以启示:不被失败了的故事吓倒,也不要被成功了的故事吓倒。一个人只要对感兴趣的事长久地坚持去追求,就会成功。从介休的民营企业发展过程来看,有传奇的一面,更有平常的一面。李安民,学大寨时期是义安村的小队会计,此后当过兵,还在吕粱地区的煤运公司搞过煤炭运销。经过长期的努力,由白手起家干到现在的数十亿资产,同是“三大户”之一的阎吉英,当过民兵营长、小队长。他也是白手起家,一直干到现在有能力拿出若干亿开发绵山旅游。还有庞茂堂、周玉和、陈锦让,也都是义安村的。在介休众多的民营企业家队伍里,一个村就出了这样多的有成就的企业家,联想到前面的故事,联想到前面所讲的“榜样的力量起主导作用”,可能就更有一些道理了。

现在大家都在说,民营经济要发展,创造环境是关键,这是对的。但一个非常适宜民营经济发展的好环境,要靠政府,同样也要靠企业家本身。民营经济在一个地方所占比例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一个地方市场化程度的高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它必然会影响和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样,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也必然会以服务企业为中心,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hj/17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