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为介休打call我市又有两项
日前,
山西省政府公布了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中我市
洪山名香“全料香”制作工艺
和介休孔氏大生堂中医诊所的“大生堂”孔氏医术
入选。
随着新增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至目前,
我市已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即带你去了解!
国家级清明节
清明节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西介休,定于唐代,盛于宋代,传于元明清至今。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由一个清明节气发展成为我国一个重大而意义深远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和我国民间为了纪念春秋贤士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自古以来,清明节一贯由国家、官府、政府为主体倡导,老百姓也对此节日有普遍的认同感并积极参与,历经千年不衰传承至今。只不过是在其漫长的演变历程中,不断被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清明节流行的范围几乎遍布中国全境,在汉民族集中聚居区尤为兴盛。除此以外在亚洲的韩国,东南亚一带也有传承分布,在全球其他有华人华裔分布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传承。年开始,清明节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法定节假日。同年3月28日,清明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琉璃烧制技艺
介休的琉璃烧制技艺独具一格,久负盛名,自古就有“琉璃艺术之乡”的美誉,其工艺源远流长,工艺水平相当成熟。介休琉璃烧制技艺自唐代以来在介休境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传承,琉璃制作的工艺大体要经过选料、设计、成型、素烧、施釉、釉烧、产品检验等几个阶段。从介休现留存的多处琉璃古建筑来看,介休琉璃采用的单独创作、单独烧制,这种创作机制和生产方式是介休建筑琉璃地方化、民间化特征的保证。年6月1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琉璃烧制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介休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开宝先生所开设的唐源古建筑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和开宝琉璃工作室为基地,展开了对介休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保护研发等一系列工作。年7月,刘开宝被晋中巿人民政府授予该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省级介子推传说
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周晋(今山西介休)人,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名作介山)。也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椎“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清明节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的传说故事,论起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介子推的传说贯穿了其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故事大体主要由:跟随晋公子出亡、割股充饥、辞官不言禄三个故事构成。介子推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也不属于纯粹的民间传说范畴。他是在各种史册对介子推真实生平事迹的记载基础之上,结合民间的加工逐步演变而不断丰富起来的。其流传范围较广,除在中国全境传播以外,在海外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流传。“介子推传说”于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寒食节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寒食节和清明节的起源都来于介子推的故事中,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产生于春秋时期,由于寒食节和清明时间相差不大,到了唐朝就将两个节日合二为一。寒食节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年3月介休巿被国家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绵山风景区投巨资陆续修建了清明寒食文化展厅,清明寒食碑林等相关景点。
“全料香”传统生产技艺
介休洪山名香药材”全料香“是介休洪山镇百年老字号“天成公”独家生产的名牌特色产品,具有悠久历史。其产品已完全突破了一般香品仅作为祭祀用品的概念,更兼具调和身心、通窍开慧、益思提神之保健功效。洪山全科香用料考究:它以柏、檀、沉为底,添加灵香、木香、龙脑、龙涎香、苏合香等多味名贵中药材和香料,再配以洪山当地具有绵软特性的泉水,辅以当地的气候条件制作而成。从原材料准备到成品一共要有十几道工序,这些工序全部是采用纯手工制作。年该项目被晋中巿人民政府列为晋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山恒瑞制香厂厂长郭建美被晋中巿人民政府选定为介休洪山名香“全科香”传统生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洪山恒瑞制香厂现已成为洪山全料香传统生产技艺的保护、研究、传承基地。
介休"大生堂"孔氏医术
孔氏医术的雏形起源于河北武安,由此传播到山西介休,在介休才真正初步形成了孔氏医术的基础理论体系,并在介休扎根下来逐步得到发展并一直传承至今。清末时期因孔家迁居介休后所开医号为“大生堂”,因此命名为介休“大生堂”孔氏医术。孔家祖传医术是以“不妄苦寒攻伐,不随意重剂膩补,祛邪不伤胃气,补益更助化滞”为指导思想,以“益元气,泻阴火”和“甘温除湿”为法则,“灵活严谨组方,味少量轻施药”为治则,孔氏医术因人制宜,组方灵活、虚实兼顾、寒热相宜、化瘀清泻适中、避忌峻补猛泻。“孔氏医术”尊古但不泥古,善于总结归纳行医经验,也有勇于开拓创新之精神,自创有”二陈紫苏汤”“‘八正五皮饮”“化瘤丸""降酶汤”等诸多独家方剂。介休“大生堂"被载入年版《介休巿志》,年该项目申遗,年2月,介休“大生堂”孔氏医术第五代传人孔繁亮被晋中巿人民政府授予“介休大生堂孔氏医术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审核:云晓辉
编辑:陈金花
介休发布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hj/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