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介休曾经的政府领导,用自己的政治
中融沙龙:
导 读
近一段时期,全社会最热的词汇是什么?
-----企业家!
建国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发文确定企业家的地位和价值;
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培育企业家精神”;
12月6日,介休市委、政府也发布了《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
…
因此引发本期沙龙的话题:
介休这座小城,有企业家吗?
他们是谁?
他们在哪?
……
定义企业家在介休,“企业家”这个词,很少有人主动“对号入座”;
人们常用的说法有:董事长、大老板、总经理、土豪、生意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家呢?
…
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第一次描述了什么叫企业家,主要只有两个标准:
1、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2、风险承担者;
…
按这个标准,介休市也就有了好几万企业家,涵盖了所有创业者、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
其实,人们心目中的真正企业家,是那些顶级的、优秀的、成功的大企业家;
是那些依托企业创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带领、支撑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少数人”;
……
介休老一辈企业家介休,曾经盛产民营企业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介休三佳、安泰、晓山为主“三大户”在全省率先兴起;
(请注意,不是介休“三大户”,而是山西“三大户”);
阎吉英、李安民、曹仪山,他们代表了介休的民营企业从“草根经济”到“丛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请参阅笔者年的一篇文章中融沙龙期)
他们引领了一个群体,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
介休的老一辈企业家,每个人都是一部传奇;
这里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可以自豪的写入介休与山西的民营经济发展史;
朱其诚(路鑫能源)、任长生(大佛寺煤化)、宋本智(三盛煤化)、温学信(联营焦化)、成锦让(利民焦化)、周玉和(联合焦化)、庞茂堂(茂盛煤化)、宋维魁(煤化设备)…… …… …… …… ……
(请原谅,虽然介休至少有几百位焦化、碳素、洗煤、商贸企业家,暂时只能写出部分笔者熟悉的、认识的,至少是有一面之缘的人);
…
他们之中:
有的人可以“登堂”全国工商联,“入室”山西省政协;
有的人可以多次荣登山西省富榜;
有的企业可以做到上市、有的可以进入全国、全省排名;
有的企业可以直接出口到几十个国家的地区;
…
他们,让介休长期排名省内十强县市;
他们,可以在省城矗立起几座高楼大厦;
他们,书写了让介休成为“世界焦都”的神话;
他们,甚至造就了天津港的繁荣;
……
海阔凭鱼跃有人问,当年的介休,为什么可以企业家脱颖而出?可以群星灿烂?
最经典的回答是:“企业家是鱼,发展环境是水”;
…
一切的“无心插柳”,实乃“有心栽花”;
介休很幸运,遇上了当时“大不一样”的政府与“父母官”;
80年代的介休老县长-----赵希宽
张松龄、赵希宽,介休改革开放后第一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他们冒着“掉帽子”的政治风险,为民营企业大胆撑腰;
介休改市后的父母官李福林、王新义、张怀文,为民营企业“壮胆子、给面子、拉车子”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当年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在经济纠纷中,先后17次为民营企业出庭作证,用自己的政治前途为企业继续经营担保……
笔者在80年代的“小微”企业中,曾经几十次偶遇“轻车简从”的赵希宽县长、王新义书记,他们对小企业的数据,甚至比厂长还“清楚”,对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比“老板”还“着急”;
…
曾经的原市委书记冯建平,有一段对记者说的话,可以概括当时的政商关系: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它必然会影响和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样,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也必然会以服务企业为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zx/4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