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这些祭祖习俗不可不知
还有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将迎来今年的清明节,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有去祭祖的习俗。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历史习俗之一——清明扫墓,它的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已逝故人的缅怀,更是对后人昌盛的一种祈愿,那么清明扫墓,都有哪些习俗呢?第一、插柳清明节期间,人们都会去踏青、扫墓、上坟,会带上纸钱、鞭炮、贡品等物品;尤其是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在民间流传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第二、禁火有些地方有禁火的习俗,比如在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第三、饮食习惯不少地区会吃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第四、放风筝清明前后,正是踏春赏花的好时候,很多家庭会选择外出放风筝,感受春天的魅力。 第五、咏诗咏诗也是一大习俗之一,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第六、植树3月12日是植树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去植树,然而在清明节期间,也流行植树的习俗,以表达尊重生命,铭记恩情的寓意。流芳陵园提醒:清明节期间扫墓的人众多,建议提前或避开高峰期扫墓,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导致影响正常扫墓时间。另外在扫墓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毕竟扫墓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我们要心怀感恩,尊重历史,铭记传统。
上一篇文章: 电子送达云上法庭数据跑路疫情防控 下一篇文章: 浦发银行晋中分行团委激流勇晋青年先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xw/5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