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文旅贯馅糖制作技艺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介休贯馅糖制作技艺

贯馅糖是山西十大名特食品之一,是介休特产。贯馅糖是在唐宋时期出现的饧(读xing,即糖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属饧的改良产品。介休因介子推传说而盛行寒食习俗,饧是古代寒食节的必备食品和供品。多首唐宋诗词描述了饧与寒食节的关系:“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粥香饧白杏花天”;“萧声吹暖卖饧天”等。明代中期介休制作饧的家庭手工作坊开始在饧中包入馅料,明末清初逐步发展为贯馅糖。

贯馅糖的制作严格遵照古法,工艺繁琐,准备和制作两个阶段都有十道以上的工序,决定贯馅糖品质的因素是对温度和火候的掌握。贯馅糖须在每年霜降前后至元宵节期间,室温保持在25度左右且完全密封的工作间内制作。每道工序之间环环相扣,一旦有某道工序出了问题,所有原材料都会报废。

在糖粞中贯入馅料制成贯馅糖是介休首创。其主要成分为大麦、小米、芝麻和馅料中的核桃、青红丝、桂花、蜂蜜,这些食材都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据传慈禧和光绪帝往西安仓皇逃难的途中,曾品尝贯馅糖,并把它赏赐给随从官员,后把贯馅糖作为宫廷贡品,每年冬至前后送到京师皇宫内,从此介休贯馅糖名闻遐迩。

有黏性的贯馅糖还与我国腊月二十三祭灶习俗有密切关系。它们是祭灶的必备供品,意思为“粘”住灶君奶奶的嘴,让她上天后不要说全家的坏话。而“甜”则是给灶王爷嘴上抹蜜,让他上天后在天神前多说全家的好话。同时贯馅糖在颜色、形状上与金条相似,供奉贯馅糖也寓意全家来年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清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是介休贯馅糖的鼎盛时期,后受社会运动影响,介休贯馅糖的生产制作全面停止。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恢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市场零食品种越来越丰富,贯馅糖消费群体萎缩,其市场份额逐年减少。随着介休为数不多且熟练掌握该技艺的人逐渐老去,这一技艺已难以传承下去。现只有连福镇两三家作坊在生产贯馅糖,最具代表性的是张承恭家族创办的承恭粞坊。

张承恭的祖父张树华(年一年)生前在连福镇开办贯馅糖家庭作坊。张树华之子张承宁为第二代,子承父业在连福镇继续开办贯馅糖家庭手工作坊。张承恭为张承宁之胞弟,曾和张承宁学习过贯馅糖制作技艺,后在连福镇创办承恭粞坊。张承恭之子张先前,现在协助父亲开办粞坊并致力于学习贯馅糖传统制作技艺。年7月张承恭被晋中市人民政府确定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文章选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图源网络

往期回顾

1.科普直通车

介休文旅系列——介子推故事

2.科普直通车

介休文旅系列——介休宝卷(念卷)说唱文学

3.科普直通车

介休文旅系列——介休干调秧歌

4.科普直通车

介休文旅系列——琉璃烧制技艺

5.科普直通车

介休文旅系列——施家牛肉传统制作技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xw/485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