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原创当你在计较付出,你在计较什么
文/李小木
总听到有人说,你付出的越多,越不值钱。
那么,你付出了什么?
有的付出,是倾心、乐意、欢喜,和无私无畏。
有的付出,是试探、讨好、取悦,和你来我往。
有的付出,是还债、逼迫、裹挟,和步步为营。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争取。
可谁不是贪婪自私的。
没有几个人能参透生命的真谛。
我们渴望被世界温柔相待,痛苦时可以得到柔软的抚慰、宽厚的慈悲和清澈的理解,快乐时可以得到身心的自由、思想的放纵和同心的幸福。
而这些,需要有人给。
当你沉寂在爱的荒野,四面楚歌,束手无策,辗转难眠,饥饿、困惑、冷漠侵蚀着每一根神经,你是否需要你一直为TA付出的那个人,悄悄地回递一份温情,照亮这斑驳的月光?
而那个人,迟迟不肯出现。
这个时候问题便出现了。你回望一路的付出,悲痛欲绝,感觉太不值得,开始质疑对方的心性,心酸自己的委屈,难道TA没心没肺,不识好歹,从不曾把所得的恩情记挂在心上?
你不断地调试天枰的砝码,反复计算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投资与盈余,发现两边总是你高我低,不能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于是,心里产生了忿恨。
“我明明付出了那么多。
我明明什么都没有得到。”
爱是可以计量的吗?如果不能准确计量,那么亏损和争论,都毫无意义。我们的计较,只能说明自己的贪婪和违心。一旦开始计较谁付出的多,感情便受到了伤害。
从此,爱不再是爱。
单纯天真的美好,跌入自我保护的陷阱中,不再发光发亮。
大二时,一个同学跟她相恋四年的男朋友分手了。
男的挽回未果,便托人给女的捎去了一封信。同学以为又是炽热的情书,打开一看,竟然是男友给她列的一张清单,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因何缘由送了什么礼物,价值几何。
文末写道,既然要分手,请把一切都还给他。
女的不甘示弱,收拾好一包东西,从窗户上给他扔了下去。
结果,男的捡起这些东西,对着窗户咆哮:这么多年我付出的爱呢?又该怎么计算?
…
后来,两人和好了。
却再也没有回到刚开始的样子。
男的开始小心翼翼,认为付出的再多也没用,说不定女朋友随时会离他而去,那么一切的付出都是白搭。
女的变得敏感焦虑,收到礼物后没有了惊喜和感动,而是心里暗暗嘀咕,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会收回去。
那种阳光缱绻、风雨无侵、你侬我侬的感觉,变成了一场付出与回报的暗黑较量。
掺杂了目的和私心的爱,变了味。
好比一个家庭妇女,自愿放弃事业,像全职保姆一样照顾全家吃穿,有一天丈夫出轨了,她向邻居哭诉,这么多年,我任劳任怨,付出青春,换来了什么?---实际上,她要的是关爱和同等的重视。
好比一个代课的老师,兢兢业业,答疑解惑,面对全班几十个人素质的参差不齐,很难有全面开花的局面。她质问差生,我起早贪黑,喉咙都快喊破了,你考这么点分数对得起我吗?---实际上,TA要的是成绩和名师的荣誉。
好比一个被遗弃的老人,生了七八个孩子,如今身体有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赡养时没人出面。TA老泪纵横,我勒紧裤腰带养了这么多孩子,有什么用?---实际上,TA要的是养儿防老和亲情的反哺。
…
计较,是失去的开始。
如果一个人开始计较付出,多半是因为回报失了衡。
所以,计较的人生,都是失败的人生。
真心对待一个人,就不要计较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付出与得到同样幸福。
我只是单纯得想对你好,如果你恰巧也对我好,那么,我很欢喜;如果你不愿给予同等的付出,没关系,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挖的坑,我乐意往下跳。
如此从容豁达,方不辱爱的使命。
作者李小木: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的体制伪小资,一个80后还不愿长大的老妖婆,网络写手,愿意拿美貌换取才情,拿原创唤起青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tc/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