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2017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分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巩固工业经济低位企稳成果、提升质量效益的重要一年,也是晋中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首战之年。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稳步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月当月完成7.65亿元(现价),累计完成79.93亿元(现价),累计增速27.29%(上报数),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基本走出了长达两年多的最困难时期,全面呈现由“疲”转“兴”的发展态势。但是工业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远未根本解决,新增因素拉动作用仍未凸显等问题突出,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增长较快、安全环保停限产等因素叠加,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忧,我市工业经济运行仍将长期面临严峻考验,增长势头还需进一步稳固。
下一步工业发展,要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促进工业平稳增长为目标,统筹兼顾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抓住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着力提升协调服务水平,促进主导行业平稳运行,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努力改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抓好调产,升级“煤焦钢化”,培育“电装新建”,着力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逐步扭转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保持工业经济总体稳定向好发展态势,实现工业脱困目标,完成工业增长目标。
1
工业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1、主要工业指标完成情况
1-11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11月当月完成31.02亿元,环比下降19.28%;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71.4%,增幅环比下降9.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月当月完成7.65亿元(现价),环比下降22.65%,累计完成79.93亿元(现价);根据可比价格测算,本月增长速度-2.41%,累计增长速度27.29%。非煤产业增加值11月累计完成21.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96%,比重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数据均为统计局上报数,最终结果有待地区核算反馈)
2、企业停产复产情况
11月份,全市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17户,环比增加6户,包括洗煤企业15户,原煤企业1户,其他企业1户,涉及从业人员约人。11月份,10月停产企业中的2户企业复产,实现当月新增产值.4万元。
3、重点监控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由于得一化工退出规上企业,在重点监控的工业产品中纯苯暂时缺位。剩余13种工业产品中,益达化工近期受焦化企业限产影响,产量有所下降,甲醇11月当月生产吨,环比下降30.91%,累计生产10.5万吨,月均生产0.万吨,去年同期吨;其他12种产品,产量同比“十增两降”。具体情况如下:
“十增”:原煤累计生产.41万吨(同比增长4.42%),其中包括汾西矿业92.95万吨;焦炭累计生产.67万吨(同比增长21.19%,增幅环比下降3.63个百分点);洗精煤累计生产.27万吨(同比增长22.62%,增幅环比下降3.07个百分点25.69%),其中包括汾西矿业.02万吨;生铁.66万吨(同比增长21.68%);粗钢.71万吨(同比增长25.82%);线材54.87万吨(同比增长7.52%);H型钢76.45万吨(同比增长24.25%);水泥吨(同比增长14.99%);碳素.38吨(同比增长41.57%);发电量143.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9%)。“两降”:白酒千升(同比下降27.36%);模具套(同比下降10.7%)。
4、企业经济效益状况
10月份我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向好趋势,减亏增效能力持续增强。根据统计局数据,年1-10月份全市87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65.7%,当月完成40.82亿元,环比增长2.98%;实现利税18.35亿元,环比增加4.39亿元,上年同期约-11.18亿元,同比增加29.53亿元;实现利润7.57亿元,环比增加3.3亿元,上年同期-14.98亿元,同比增加22.55亿元;产销率累计.16%,环比提升0.45个百分点,同比提升5.8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46户,环比减少9户,较去年同期减少23户,亏损面52.87%;亏损额累计5.87亿元,环比减少万元(已连续三月累计减亏万元),同比下降64.76%,降幅环比扩大0.22个百分点,亏损主要仍集中在煤焦等行业。
5、各县(区、市)工业增长情况
根据地区反馈的年各县(区、市)1-10月工业增长完成情况,十二个县(区、市)中7个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但各县域工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最大相差48.56个百分点。四个县(区、市)累计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46%),分别为介休(27.74%)、灵石(6.2%)、榆社(4.9%)、开发区(4.21%),其他依次为昔阳(1.07%)、左权(1.02%)、寿阳(0.12%)、太谷(-0.5%)、平遥(-2.17%)、榆次(-5.53%)、祁县(-7.4%)、和顺(-20.82%)。从我市情况来看,增速上10月当月38.64%,累计27.74%,均居首位,环比提升1.04个百分点;体量上全市10月当月完成46亿元,累计完成.22亿元,我市当月完成9.89亿元,约占全市当月总量的21.5%,居第二位;累计完成72.28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9.11%,居第二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月地区还反馈了1-10月份非煤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根据反馈结果,我市非煤产业增加值10月当月完成2.05亿元,累计完成19.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7.2%,环比下降0.9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本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较大幅增长;当月增速3.9%,累计增速8.7%,工业结构仍在一步步优化中。
6、能源消耗情况
根据晋中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组《关于下达年各县(区、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目标的通知》(市节能字〔〕1号)要求,我市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目标任务为3.2%;我市第四季度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为61.5万吨标煤,月均20.5万吨标煤.
我市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1-10月累计能耗.82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去年同期.76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同比增加75.06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增幅27.6%,环比下降3.01个百分点;月均能耗36.08万吨标准煤(当量值),环比增长1.04%;10月当月能耗39.4万吨标准煤(当量值),环比增长2.99%,超出控制目标20.5万吨标煤。工业结构中高耗能企业占比较大,低能耗、高附加值企业占比较小,我市节能降耗工作面临很大压力。
2
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煤炭行业:1-11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完成产值.83亿元,占比50.55%,环比提升0.2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增加值58.4亿元,占比73.06%,环比提升0.22个百分点,当月完成5.74亿元;按照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2.27%,累计增速38.59%,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持续显著。全市原煤累计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4.42%,当月89.29万吨,环比增长55.83%,随着安全整顿结束煤矿逐步恢复生产,产量稳步扩大;洗精煤累计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22.62%,当月.09万吨,环比下降31.71%。价格方面,重点监测洗精煤企业1报价元/吨,较上月降元;企业2报价元/吨,较上月降28元;平均大致.5元/吨,较上月降66.5元,去年同期元/吨。重点监测原煤企业报价.14元/吨,环比持平,去年同期.69元/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周报(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元/吨,与上期持平。尽管环渤海地区煤炭价格连续两周呈现企稳态势,但市场看涨情绪再起,以下因素对煤炭价格上涨将形成支撑。1、大型煤企上调月度长协价格,释放上行信号。12月初,尽管大型煤企下调年度长协及现货销售价格,但月度长协价格却出现大幅跳涨,涨幅达到11.4%,一定程度为市场释放了上行信号。2、电力需求逐渐进入旺季,北方港口库存出现下滑。尽管下游电力企业库存仍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但随着居民取暖用电高峰的到来,电厂刚需采购量将逐渐增加,而与此同时,北方港口库存却明显下滑,据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北方港口(秦、唐、沧)库存量向下跌破万吨,接近于8月中下旬水平。港口库存量的下滑,加强了煤炭价格上涨预期。3、动力煤主力合约冲高,市场看多情绪再起。年大型煤电企业的年度价格方案迟迟未定,煤电双方的博弈持续进行,煤企话语权有所增强,市场看多情绪再起,动力煤远期合约本周期内一度冲高至.8元/吨。此外根据11日发布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报告,综合交易价格指数本期.67点,环比上涨0.52%。其中:动力煤指数.95点,环比上涨0.13%;炼焦用精煤指数.98点,环比上涨0.06%;喷吹用精煤指数.98点,环比持平;化工用原料煤指数.04点,环比上涨5.13%。
焦炭行业:1-11月份,炼焦业累计完成产值81.52亿元,占比24.55%;累计完成增加值7.5亿元,占比9.38%,当月完成.5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25.84%,累计增速3.55%,因停限产措施增长较缓慢,但仍对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全市焦炭累计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21.19%,当月生产48.32万吨,环比下降4.73%,第四季度采暖季环保减排限产管控措施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价格上,重点监测焦炭企业1报价元/吨,与上月持平;企业2报价元/吨,较上月降元;企业3报价.48元/吨,较上月涨19.39元;平均大致在元/吨,较上月降元,上年同期.97元/吨。市场行情方面,根据找焦网8日焦炭行情分析,国内焦炭现货市场继续走强。华北、东北地区部分厂家焦炭价格上涨元/吨;河北地区某大型焦企计划10日再次提涨元/吨,市场看涨心态强。焦炭价格经过几轮上涨,焦企利润增加生产积极,贸易商拿货囤货增多,厂内库存持续减少。目前钢厂补库意识增强,补库效果相对有限。期货方面:今焦炭主力合约强势运行,市场观望情绪仍浓。预计近期焦炭价格稳。国内主流焦炭现货价格参考行情如下:山西地区焦炭市场现二级冶金焦主流报-元/吨,准一级冶金焦报-元/吨,一级焦报-元/吨,以上均为出厂含税价;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0元/吨;邢台准一级出厂报元/吨,唐山二级到厂-元/吨,准一级到厂-元/吨;乌海地区二级焦主流报-元/吨,均为承兑含税出厂价;华东地区焦炭市场现二级主流报价-元/吨,准一级1-2元/吨,均为出厂含税价;河南安阳地区现准一级报-元/吨,平顶山地区现准一级报-2元/吨,均为车板含税价。
冶金行业:1-11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产值47.59亿元,占比14.33%;累计完成增加值6.19亿元,占比7.74%,当月完成.9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36.51%,累计增速-7.03%,降幅环比收窄12.05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生铁当月产量11.04万吨,累计生产.66万吨,同比增长21.68%;粗钢当月生产7.25万吨,累计生产.71万吨,同比增长25.82%;线材当月生产1.46万吨,累计生产54.87万吨,同比增长7.52%;H型钢当月生产8.25万吨,累计生产76.45万吨,同比增长24.25%;受环保、节能限产,多数产品当月产量不同程度下滑。价格方面,根据重点监测钢铁企业报价,本月各产品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其中粗钢11月报价元/吨,去年同期元/吨;线材11月报价元/吨,去年同期2元/吨;H型钢11月报价元/吨,去年同期元/吨。市场方面本周我省境内钢厂价格政策表现震荡,部分钢厂价格表现下调,多数钢厂价格政策表现依旧为涨势。从目前钢市环境来看,钢厂库存依旧处于低位,且资源多是在贸易商手中,所以纵使价格下调,钢厂降幅可能会有所收敛,预计价格有可能出现反复震荡的格局。
化工行业: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近两年中我市主要化工企业均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极大的拉低了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水平,对工业产值、增加值等指标的增长形成较大影响。经过市化工厂复产工作组和干部帮扶小组的积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益达化工成效显著,自去年11月复产以来,今年产品产量和产值均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6月完成设备检修后,生产持续稳定,四季度因焦化企业限产产量有所下滑,11月当月生产甲醇仅吨,累计10.5万吨,累计完成产值2.18亿元;价格方面,11月甲醇报价.66元/吨,较上月涨33.43元。目前我市规上化工企业仅余益达一户。1-11月份,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累计完成增加值.4万元,占比0.74%,当月完成.4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47.84%,累计增速.22%,但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
3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延续,增长动力由以往靠投资、出口拉动逐步向靠消费、创新拉动转换,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我市工业经济亟需转型升级。要深刻认识“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严峻挑战,要正确面对“五期叠加”(人口下行、工业化结束、城市化停顿、国有经济萎缩和WTO动能殆尽)的不利局面,要对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大的风险格局有个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1、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内生动力不强
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市畸重的产业结构短期内无法转变,工业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我市以煤焦铁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企业如何在当前下行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下来进而实现“调结构、促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可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不可隔岸观火,必须戮力前行。结构的不合理,行业产能的过剩,给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节能环保工作压力大,生产经营受限
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企业的强制性约束力持续存在,对企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焦化企业排放限期改造达标,对钢铁、煤炭、洗煤、焦化等行业的节能监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环保、节能执法逐步落到实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保约束和较大的节能压力。同时重污染天气等不确定因素,也对企业停产限产带来不可预见性。环保方面,目前我市煤炭企业煤场封闭等环保技术改造持续进行;进入采暖季,焦炭等企业减排限产管控措施的实施等都将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节能方面,年底前近两个月节能红色预警措施的实施也影响了企业生产。
3、项目建设推进较缓慢,新生动能不显
我市重点监测的工业项目中,少数项目进展较为良好,但多数项目,特别是很多投资巨大的项目,由于资金、市场等原因进展缓慢,开工多年仍无法顺利建成投产,有的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估计在短期内仍无法成为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
下一步措施
面对困难和问题,要坚定发展信心,把握积极因素,遵循中央经济政策的新指引,按照山西转型升级的新谋划,发挥我市近年形成的新优势,以新理念认识新常态,以新作风适应新常态,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上来,冷静思考,躬身实践,团结一致,戮力同心,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全面做好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增动力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目标,力争当年生产煤炭0万吨,规上洗煤企业精煤产量突破万吨,焦炭达万吨,钢铁稳定万吨,化工产品达50万吨。
1、紧盯目标坚持不懈,做好经济运行监测
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首位,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工业增速、工业投资增速、煤炭行业占比降幅、利税增幅等目标为抓手,及时跟踪目标完成情况。要按照省、市统一要求,进一步加强运行监测,对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监测调度,及时了解企业、项目问题并解决。要以数据为支撑,对工业运行态势正确预判,白癜风有哪些表现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tc/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