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介休历史上的富豪皇商富豪介休范家
皇商富豪介休范家
作者:击戈而歌
范家是不仅是介休商人中的明珠,更是清中期以前大清帝国的商业明珠。
范家早在明代就已经开始经商,其中主业是经营粮食销售。在明末时期,明帝国防范满族政权后金,采取了粮食商贸的经济制裁。这一政策导致处于半游牧状态的后金,在对明战役中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范家的先祖范永斗从中发现了商机,通过张家口边贸大营向满族输出粮食、茶叶、绫罗等生活用品,换取人参、貂皮、东珠等昂贵奢侈品,不仅从中赚取巨大利差,而且在满族入关建立清帝国后,感怀范家的恩情,赐官封爵为内务府的皇商,在张家口这样的汉满边贸重地赐予田产,随后又在“畦归商种”的官盐改革中,使得范家成为河东岩区的大股东之一,一度几乎垄断晋、陕、豫的盐市。范家从而成为清早期的“八大皇商”之首。
从范永斗到他的孙子范毓宾,范家不仅已经成为介休首富,同时更是清帝国中富豪排行榜中屈指可数的豪门。范家进入康熙五十九年时,蒙古族准噶尔部再度发动事变,康熙皇帝决定远征准噶尔部。但是由于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两征准噶尔未平,主要原因是运粮长途中,贪污和中途消耗所导致的。康熙皇帝正在踌躇时,范毓宾主动请缨为朝廷运送军粮,而且比前两次的粮价降低三倍。康熙皇帝大喜,在平定准噶尔部后对范家子弟大行封赏。
范家对于清王朝的贡献不仅在于粮、盐等皇商的作用方面。进入康熙盛世中后期,国内铜产量极度稀缺,从而影响到了清帝国的金融安全。此时,范家自告奋勇前往储铜量丰富的日本长崎进行采办。由此,范家便成为清帝国金融中心里极为闪耀的明星。
在范家的辉煌商业史上,一方面是以超人的勇气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不断发掘新的商机,另一方面在面对商业伙伴遭遇重大困境时,范家也能够屡屡解囊救急。这些方面使得范家享誉帝国。
然而,进入乾隆中晚期后,由于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从而导致朝廷财政逐渐空虚。于是,乾隆皇帝一方面向官商们提高盐、粮的手续费,另一方面还借助诸多困难盘剥官商。其中对范家的盘剥最为严酷。
随着中国对日本的铜矿进口的持续与加大,日本长崎的铜矿储量在七十年间的中日贸易中也逐渐枯竭。于是日本政府开始限制铜矿出口,并且通过单边贸易政策干扰范家的铜矿贸易。从而导致乾隆后期,范家屡屡不能完成内务府下达的采办指标,根据当时的规定,内务府便不断追究范家的采办失误,并屡屡进行巨额罚款。最终导致在乾隆四十七年,范家船队在东海遭遇海难,损失巨大之后,仍然不依不饶,对范家进行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处罚。这种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政策,最终令得范家现金流崩溃。自此开始范家遍及清帝国十数个省份的生意开始不断收缩,范家由此也开始逐渐败落,在乾隆晚期、嘉庆初期的时候几乎推出了介休豪门的舞台。
击戈而歌评述:
范家商业帝国从宏观上对于清政府早期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于介休经济的生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范家当时作为清帝国最有权势的皇商是介休名至实归的首富。因而范家的商业传奇,商业模式对于介休当时的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超越今日阎吉英、李安民的影响力。在清代仍然是一个儒家思想“亲亲”的普遍观念时,范家的不断壮大过程中,对于介休许多行业都形成了极大的带动,甚至于力度很大的推助,例如对日贸易中范家对日销售的中国特产里面就有介休的瓷器、香等一批介休物产。这种庞大商业帝国对于本乡的“亲亲”观念,对本乡的手工制作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从这一点上来说,范家虽然在清中期就已经败落,但是他却对家乡的商业、制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因此,当我们今天来反思的时候,“亲亲”这个词就不得不认真的思考。
所谓“亲亲”是儒家思想认为,人的社会关系是由近及远的惠及关系,作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然后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之后要对乡亲有所贡献,然后服务国家。范家商业帝国对介休的商业贡献就是在这个观念的作用下进行的。也恰是这样一种造福乡里的“亲亲”行为,使得有清一代,介休的丰富形成“轻文重商”的风俗。
但是范家范家的盛极一时与土崩瓦解看似是一个政治的悲剧,实际上是经济制度缺陷所酿成的悲剧。
范家几乎可以用“成也皇商,败也皇商”这句话来概括。我们不能以此来贬低范家依附朝廷,获取商业机会是一种活该的行为。
商人以谋利为天职,就如同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天职、学子以修身济世为天职一样,都是社会分工的职责。范家的兴盛是因为把握了商机,同时勇敢而智慧的代代经营百余年。这百余年的时间里,他们看着同时的“八大皇商”一一从商业的经营、管理的竞技中失败退出,只有范家屹立在那里。但是,最终范家的败落不是因为范家经营不当,管理无方,反而范家的败落不仅来自于客观,更是来自于请政府的经济制度的缺陷。
我们现在都知道,保证商业健康发展,激发商业活力的首要条件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也就是说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商人才会有巨大的积极性去创造财富,从而形成经济带动效应。就好像,我们所熟知的擅于经商的犹太人,真正成为银行家、金融家的是那些能够在某个国家定居并且享有私有财产保护的犹太人,而那些一直被迫害的犹太人再聪明也只是难民。
法国路易王朝皇帝没钱了就把犹太人召入法国定居,等到需要用钱就毫无顾忌地掠夺犹太人的财产,然后驱逐犹太人。而同时期的英国,由于最早确立了自由主义贸易体制,立法尊重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大批犹太人定居英国,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殖民扩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熟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犹太人,他们的祖先亲历了拿破仑失败后英国股市大涨后财富的剧烈膨胀。
由此,我们来看范家的败落,实际上恰恰反映出在当时经济上处于封闭的清帝国,虽然依靠着庞大的消费基数,以及领先世界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种植业、制造业长达千年处于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却由于对权力的极度迷恋,从而并未建立起切实的自由市场根本性灵魂的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以及相应制度,这就成为乾隆皇帝此后可以利用种种名目,以多种非法手段掠夺范家私有财产的制度基础。
当我们回顾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今天的中国在私有财产的保护方面形成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所以,我们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就可以认为,今天的中国无论经济模式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只要这个基本保障体系不动摇,中国经济的潜力就会不断被发掘,从而被勇敢、智慧且勤劳的人们不断创造财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tc/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