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绵山镇中药材绽放致
天气预报
24小时:晴转阴,微风,19~33℃;
48小时:阴转多云,3级东南风,22~28℃;7
2小时:多云转阴,有小到中雨,微风,20~25℃。
绵山镇地处我市西南,耕地多为旱地,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的玉米为主,经济收入十分微薄。3年前,绵山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这一富民产业,如今该产业正以强劲势头迈上发展“快车道”,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花”。家住绵山镇焦家堡村的村民宋有军年在自家玉米地里套种了12亩柴胡,没想到年天气久旱少雨,玉米几乎绝收,柴胡却长势喜人。尽管柴胡两年才能成熟,但这丰收在望的12亩柴胡却解了宋有军全家的燃眉之急。
绵山镇焦家堡村民宋有军
在今年春天我因为急需要用钱,就把这12亩柴胡每亩按元一下就在地里卖了,这么算下来种柴胡比种玉米,正常年景玉米的收入的一年能顶3年的收入,所以说是种柴胡对农民是特别有利的事情。
每年的7月是柴胡播种的季节,村民们又满心期待地把耐寒耐旱的柴胡种子撒在玉米地里,等待两年后的收成。其实,试种之初,村民们普遍对中药材的种植持怀疑态度,怕产量不高,又怕种出来的中药材没有销路。为此,绵山镇号召镇村干部起带头,自己有地的在自己地里种,自己没地的流转农户的土地种,全镇上下迅速形成了一股谈药材、种药材、谋转型的浓厚氛围。村看村,户攀户,老百姓看干部,此举一下扭转了推广不顺的局面。
大靳村村委主任牛光海就是绵山镇中药材种植的带头人。为了不让村民们吃亏,年,他带头试种了亩柴胡作试验,如果栽培成功,第二年就可以在全村大力推广,如果失败了,绝不让村民们吃亏。功夫不负有心人,柴胡的收获,让牛光海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大靳村的许多村民也都来到牛光海地里实地了解,纷纷表示自家也要种。
绵山镇大靳村村委主任牛光海
我村今年种了有80%的药材,大力发展药材基地。年以来,绵山镇紧紧围绕我市实施“药蛋果产”战略,在药材种植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以柴胡、绵黄芪、黄芩为代表的道地药材。通过三年的推广种植,逐步形成了以大靳为中心,辐射带动小靳、宋庄、焦家堡、河村、四家窑、东河底、靳凌、樊家湾等村的柴胡种植基地和以兴地为中心的绵黄芪种植基地,累计种植面积达到0余亩。年,道地药材柴胡在全年大旱的条件下,依然喜获丰收,亩收柴胡80到公斤,毛收入达元以上。
绵山镇中药材推广办主任刘清安
这就是咱们今年马上就收的,长势相当喜人。今年以来,绵山镇主要是围绕咱们介休市“一园四带”建设,打造咱们以绵山、洪山为核心的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区。绵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是专门成立了介休市第一个中药材推广办公室,出台了介休市绵山镇年中药材推广实施方案,并且明确了目标和发展计划。抓住咱们6月份、7月份柴胡种植的关键时期,及时召开了全镇中药材种植推进会,并对15个重点村进行了逐村入村进行了中药材种植培训,掀起了咱们年中药材种植的新高潮。截止目前,咱们全镇已经新发展柴胡种植2亩以上。与此同时,绵山镇还结合“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春风,将闲置的西靳屯村便民市场打造定位为绵山中药材市场,顺利引进泰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市场运营。该市场占地平方米,可容纳商户30余户,实现了盘活闲置资源与促进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泰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郝文婷
今年5月24日绵山镇中药材市场正式启动,泰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中药材种植、销售的专业合作社,首家入驻了市场,并开始投入运营。市场目前主要立足于种植、回收、销售中药材为主,为广大中药材种植户解决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并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下一步,绵山镇将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促进中药材从种植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为全镇药材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添柴加火。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市绵山镇抓住优势,因势利导,把绿水青山当做增收致富希望,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实现生态建设与群众增收致富协同推进,环境因生态而美、群众因生态而富,真正把绿水青山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记者:颖敏亚明
编辑:郭娜
往期回顾
?24小时公安交通管理职能服务机器人亮相介休,免排队!随时办!
?肇事逃逸一走了之,介休交警三天迅速破案
?我市组织收看晋中市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视频会
总监制/宋继生监制/张鹏审核/王海燕法律顾问/张慧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mj/4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