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余书社入社考试题库

行余书社自恢复运行已来,在秉承前贤“行有余力,则已学文”遵旨的同时,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开设了“行余书馆”、“行余讲堂”、“行余印坊”三大活动板块,近三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书社成员人数亦日益增加,且书社发展蒸蒸日上。而今想加入我书社的人员络绎不绝,为了书社更好的发展,为了保证书社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规范入社程序,特制定行余书社入社章程。年4月后,将对新要求入社者进行素质考试,现将第一类试题公布,测试内容将主要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请欲入社者注意学习。

(本社年4月后入会新社员需经过笔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0题为试卷。题库将不定期更新,请有意入会者注意)

一、填空题:

1、“行余学社”的前身是“行余诗社”,活跃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重要参与者有岳宝树、岳鸿举、董重、曹淮、李韵洲、刘泽儒、张玉衡、王鋆等,其中尤以岳宝树为著,岳宝树在诗文、书画、篆刻俱有建树,曾于辛亥革命前任山东文登县县令。

2、“行余学社”之“行余”二字出于《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行余书社现已形成了“行余讲堂”“行余书馆”“行余印坊”三大活动板块。

4、“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5、书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笔法、墨法、字法(结构)、章法。

6、一般书法传统形式有哪些,请写出其中三种:斗方、条幅、中堂、对联、扇面、条屏等。

7、王献之小楷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十三行》或《玉版十三行》。

8、盛唐时期的楷书朴厚雄伟、端庄浑穆,呈外拓体势,代表人物是:颜真卿。

9、晚唐楷书的代表人物是:柳公权,他的书法名言为“心正则笔正”。

10、元代书法成就最高的人物是:赵孟頫。

11、摹临字帖要做到“三到”,三到是指:眼到、心到、手到。

12、唐代同李白的诗歌,裴旻的舞剑并称为“三绝”的是张旭的草书。

13、魏碑一般分成墓志、造像、摩崖、碑刻。

14、《诗经》中的诗歌,按体裁共分为“风”、“雅”、“颂”三类。

15、行余书社在介休这片热土成长,请说出介休的三个别名:界美、界休、介州、定阳、平周、平昌。

16、文学史中“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17、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18、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19、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0、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1、五音:宫、商、角、徵、羽。

22、“行余书社”的logo形象为“双鱼相吻”,命名为“亲亲鱼”,其设计刻制者为张星亮,著名篆刻家、晋阳印社秘书长。年8月“百年行余”纪念特展,同时启动标志。

23、“行余学社”迄今为止孕育出最有影响的社员为张颔,为当代著名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其一生最重要的学术贡献集中于《侯马盟书》、《古币文编》。张颔先生于年1月病逝于太原,享年98岁。

24、“行余学社”诸先贤多有著述传世,对乡邦文献考订、保护贡献最大的当属董重,曾著有《九略》,其中《诗略》、《金石略》、《书画略》尚存世。董重曾任民国《介休县志》总纂。

25、“散作飞丝聚作团,几回婉转怯凭栏。纵教罗扇常在手,明处能防暗处难”出自曹淮《桐柏生诗》,张颔曾以其诗意作画,这首诗的形容更像一则谜语,它的谜底是蚊子。以这一形象入画的,张颔是有史以来第一人。

26、介休史志办藏有岳宝树、岳鸿举合作的册页一本,名为《山园合璧》,其命名来源是因为岳宝树号?山,岳鸿举号处园,遂各取一字,两个名号都寓有隐居、隐逸的含义。

二、选择题:

1、行余学社的社长为:(A)

A、王鋆B、岳宝树C、张颔D、王树枏

2、行余学社最初活动场所在:(A)

A、广源永茶庄B、文庙C、私塾D、顺城关

3、下面哪些是张颔的著作:(ABC)

A、《侯马盟书》B、《古币文编》C、《张颔学术文集》

D、《考古学研究》

4、曾为周恩来刻印的“行余”先贤为:(B)

A、张颔B、杨竹民C、董重D、岳宝树

5、介休市书法界同仁赓续“学社”余绪,恢复“行余书社”的时间是:(A)

A、年10月B、年10月C、年11月

D、年11月

6、民国时期,寓居介休的封疆大吏曾任《清史稿》总纂的著名学者是:(B)

A、岳宝树B、王树枏C、岳鸿举D、董重

7、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谁:(A)

A、王羲之B、赵孟頫C、王献D、米芾

8、“楷书之祖”是指(A)?

A、钟繇B、王羲之C、赵孟頫D、王献之

9、魏晋时期书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AC)

A、王羲之B、赵孟頫C、王献之D、米芾

10、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射B、御C、礼D、武

11、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C)。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

1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13、“豆蔻”是指(A)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14、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15、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16、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A)A、三只脚B、两只脚C、四只脚D、五只脚

17、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C)A、杏林B、悬壶C、黄芪D、歧黄

18、“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D)A、《庄子》B、《论语》C、孟子D、管子

19、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D)A、《满江红》B、《浣溪沙》C、《蝶恋花》

D、《临江仙》

20、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诗中的顶峰”的诗歌作品是:(C)A、刘希夷《代悲白头翁》B、杨广《春江花月夜》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李白《蜀道难》

21、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C)。A、北魏B、南唐C、西晋D、北宋

22、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B)术语。A、书法B、围棋C、绘画D、音律

23、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B)。A、酒的代称 B、佛塔C、屠夫D、屠苏

24、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D、李白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2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

2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28、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29、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元C、元D、元

30、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D、术

31、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B、令正C、令尊D、令弟

3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关羽

3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

D、清洗毛笔

34、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武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干B、戈C、都不指D、都是

35、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36、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B)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37、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三顾茅庐

3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39、“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B、书法C、绘画D、音乐

40、《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

D、《琵琶记》

4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C、周瑜和小乔

D、吕布和貂蝉

4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C、玉玺D、牌匾

43、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

44、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C)A、比赛B、选取伴侣C、通报消息D、娱乐健身

45、“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

D、求雨器具

4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D、24点

47、笔名为“茅盾”的作家是谁?(C)A、周树人B、舒庆春C、沈雁冰D、谢婉莹

4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A)A、岳阳楼记B、醉翁亭记C、桃花源记D、小石潭记

49、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B)A、诸葛亮B、蔺相如C、曹操D、越王勾践

三、简答题:

1、简述天下三大行书?

答: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兰亭序》;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祭侄文稿》;元朝鲜于枢把苏轼《黄州寒食诗贴》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2、简述宋代行书四大家?

答: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

3、简述介休人文中的“三贤二哲一社”?

答:分别是指三贤、介子推、文彦博、郭林宗;二哲、张颔、乔健;行余书社。

四、论述题:

试论“行余学社”早期学术、艺术成就形成的时代背景因素,重点谈形成“行余”氛围的影响源。

答:“行余书社”的影响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为岳宝树代表的晚清官僚士人修养;二为岳鸿举代表的幕府参赞学养;三为王树枏代表的高层精英学识、思维。由于辛亥革命发生,岳宝树、岳鸿举返乡,曾任新疆布政使的王树枏则避难至介休,形成空前的文化资源补给、集聚。随着全社会的重新塑造,“亘古变局”促成了此际文化的巨大爆发,形成“行余”前期的肥沃土壤,最终形成“行余学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mj/47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