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的英雄两代人孟满喜
介休的英雄两代人
孟满喜
介休这方热土,人杰地灵,代有人杰。
几千年的介休史册,载记着无数为介休文明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志士仁人。也有许多人才彦俊,虽然于史无载,但他们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一直在当地百姓中传颂着,同样值得尊重和怀念。
本文介绍的,就是义安镇北盐场村的老党员曹维馨和他的儿子。
曹维馨抗战初期照片
★从小革命
经历感人★
曹维馨,年农历5月12日,出生于介休北盐场村一个开明绅士世家。出生半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由母亲拉扯着成长。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年仅12岁,就参加村里抗日儿童团。年,14岁的他参加晋察冀铁北抗日游击队。不久,铁北游击队统一编入八路军师四旅一营二连。
他按八路军的指令,仍然留在村里的地下党组织,做地下情报员,代号“铁兰”,秘密吸收了村里十余名青年参加抗日。
曹维馨夫妇年轻合影
年后,曹维馨担任地下党交通员和抗日村长。他将隔山姐夫、张兰火车站站长米启富提供的情报交给我方武装,多次成功抢夺了日寇军事武器列车,有效地扩充了我军装备,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
年,他正式填表,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夏天,日本鬼子到村里抓捕他,母亲把他藏进倒扣的大水缸里。“编村”汉奸抓着母亲头发在院里转了三圈,逼迫交出儿子。母亲忍着剧痛机智应对,日寇无奈,只好抢了二只母鸡和一罐鸡蛋,悻然而去。
原省委党校离休干部、教授朱少云证明
年春天,日军在北盐场修筑碉堡,全村笼罩在白色恐怖下。冬天,因叛徒出卖,他和本村岳春义、赵益芳被抓到特警组,严刑拷打。因拒不投降,汉奸数九寒天把他们全身剥光,仅剩裤衩,梆在庙里明柱上三天三夜,要将他们冻死。幸有本村日军翻译官宋继成的母亲,因受过曹家接济,硬逼儿子保释了他们,才保住性命。
同年夏天,他从汾河北岸回村给八路军转移文件,被汉奸告密,日本宪兵从张兰赶来抓他。情急之下,他跑到本村武功盖世的任立德家。任立德急中生智,一手掀起棺材盖子,一手将他提起来按进棺材,才又躲过一劫。
年后,他受命到平介县行政区公所,在主任赵力之领导下,任副财粮协助员,并继续任本村抗日村长,期间多次为我方搞到粮食和弹药,受到上级表扬。
年,进入解放战争年代。曹维馨受岳北行政专署公安局长赵力之命令,到太原太钢兵工厂,打入国民党46师,担任兵工厂地下党联络员。他在兵工厂发展地下党员数名,主要有46师敌工长宋树有等人。利用这些人有利身份,他为我方搞到枪支弹药及手榴弹五、六十箱,为壮大我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此,平介县岳北行政区受到华北局领导通令表彰。
年10月,曹继馨不幸被阎锡山二战区抓捕到罗王庄“转生会”,受到乱棍酷打、灌辣角水、坐老虎凳等严刑折磨,但他誓死不屈。最后,敌人要把他押到穆家堡村准备杀害,半路上被我地下武装截道救出。
年7月,介休和平解放后,因曹维馨姐夫左治富曾与阎锡山是同学,就将秘密获得的《阎锡山会议纪录》一书送他。书中有全省参加阎锡山各种会议人员0余人。当时,他任介休中学校长,就将此书提供给组织。根据书中名单,有关部门及时清理抓捕隐藏的敌方残留人员数名,为巩固介休的新生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阎锡山会议纪要原件
年,曹维馨受命前往省委党校,学习3个月。回介休后,任介休党校首届培训班组长。
新中国成立后,曹维馨先后担任北盐场乡联合村长、北盐场乡副乡长,年调任北辛武副乡长兼大管区书记。期间,年至年连读4年,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曹维馨人民代表当选证
年,曹维馨调任张兰公社副社长,兼张兰信用社主任。同年,他正式填表转为国家干部,定为行政25级。
年至年,他任北辛武公社副社长兼孟村湾大管区书记、北盐场村党支部书记等职。
他每到一处,每任一职,尽职尽责,工作出色,先后出席华北局优秀人民代表大会和山西省劳模大会。鉴于篇幅,恕不赘述。
曹维馨人民代表当选证
但是,有一件重要而有趣的事,要着重介绍。
今天,介休与平遥交界还流传着一句民谚:“三个平遥家,斗不了一个盐场家。”是由曹维馨引起留下的。
那是年春夏之交,北盐场遭受大旱,全村几千亩庄稼将被干死。身为北盐场村党支书的曹维馨心急如焚,带领群众到平遥扒开汾河堤垻,引水浇灌全村土地。
后来,洪水漫出堤垻口,把平遥净化乡七个村秋地淹没,官司打到省高院。开庭时,平遥县派出三个村代表主诉。他据理力争说:当时一是为了救全村百姓的命,二是提前告了平遥各村,但他们不采取措施防范。省高院审理认为:曹维馨无主观恶意,平遥人也有失误,就判介休胜诉。
事后,平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谈及此事,与曹维馨熟悉的县委书记杨达说:“我就知道,你们告不倒曹维馨。真是三个平遥家,斗不了一个盐场家!”
★不忘初心
奋斗终生★
曹维馨正值年富力强,在领导岗位准备为家乡建设大干之际,突如其来的运动开始了,他突然被停发工资,回村成了农民。
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他又被诬告87条所谓罪名,打成“走资派”。但是,老百姓却认为他是好人,一次下雨批斗他,周边十几个村数千名群众赶来,跪了一地齐声求告工作队:“放过曹维馨吧,他是好人呀!”那悲情场面,令天地动容!现在老人们回忆起来,依然浊泪盈眶。
更有甚者,不久他又被以假党员、假干部等罪行,扣上反革命帽子,受到迫害,身体多处被致残,导致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接着,他被以莫须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年被刑满释放回村,但仍被管制15年之久。
在村里,因为还被管制,他成天被强迫无偿地做着扫大街、掏大粪等脏活苦活,稍不留意,还会被人训斥甚至打骂。
这种日子,曹维馨煎熬了长达十余年,直到年被平反,才恢复了正常生活。
虽然命运如此坎坷曲折,但他仍然不忘初心,努力为党为社会力能所及地工作。
村支部证明
平反后不久,他被聘为介休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他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顾年老体弱,认真阅卷,细看证据,说出主见,很受法官们和审判对象的欢迎。
年,他自筹资金10余万元,在村里成立了“介休市汾水晋剧团”,走遍介休周边县市及内蒙古一些旗盟,演出传统戏曲,传播中华美德。后来,他又将本团多年利润购买的戏服和道具,全部无偿捐给介休晋剧团,当时由介休晋剧团团长郑瑞生接受了捐赠。
在村里,他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积极参与本村各项工作,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他还关心青少年成长,多次应邀到学校,给少年儿童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和革命传统。
年,近80岁的他,发现汾河边上本村宋代曹彬元帅墓,一直被洪水泥沙掩埋着。他一面带领人们开挖新河道,引导这段汾水改道而过,一面多次到有关部门请求保护古墓。在他不懈努力下,这座千年古墓终于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维馨(中)85岁与老友
因此,就在他八十岁时,年、年连续两年,被村党总支评为“优秀党员”,被人们称为是“村里一面永不腿色的红旗”。
年,“八一”建军节98周年,介休电视台对他做国防教育专访。那时,他已90多岁高龄,身体虽然大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录制,兴奋地以生动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介休那难忘的历史和火红的岁月,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因此,该节目连续滚动播放了半个月。
节目播出不久,曹维馨因病不治,走完了他传奇而曲折的一生,享寿92岁。
★红色基因
代有传承★
历史就像一个大舞台,会给所有人提供展示抱负和才华的机遇。虽然进入和平年代,但却又让曹家又出了一位英雄人物,为老曹家争了光,着实又让他好好风光了一阵子。
这,就是他的七儿子曹恩锋。
年,刚到16岁的曹恩锋,是听着父亲讲述他们那一辈人战斗故事长大的,从小立志报效国家。一听说征兵,就迫不及待地去报名,公社看他年纪小、身体瘦,就让他过两年再来。
但小恩锋决心已定,软磨硬缠,再三恳求,终于感动了带兵干部,终于让他如愿以偿,成为陆军38军师侦察大队2连一名战士。
说起这支侦察大队,那可是威振抗美援朝的英雄部队,曾经奇袭武岭桥,穿插三元里,端掉敌人指挥部,为大部队取得战役胜利,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成为年电影《奇袭》和年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原型。
在这支英雄部队,曹恩锋这块身带红色基因的好坯子,经过磨砺,迅速成钢。
年8月,他随部队奉命从河北保定开赴老山前线。
曹恩锋老山前线战友合影
年3月27日,他们连执行敌后侦察任务,进入越南40多华里的老山主峰左侧与者阴山之间穿插潜伏。他们爬在灌木草丛中一动不动,饿了啃几块压缩饼干,渴了等清晨用竹杆接树叶露水舔几口。解大便得憋到半夜,解小便就在身下挖个坑,至于蚊虫叮咬更得强忍不动。
就这样,他们一连潜伏五、六天,终于没费一抢一弹,生俘了越南苗王县指八营二连二等兵武黄南,为我军反攻提供了许多有利情报,被称为“无声的战斗”。
后来,他多次参加侦察和战斗,因作战勇敢,侦察有功,年8月13日火线入党,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北京军区司令员检阅战斗突击队庆祝胜利
战争结束后,年1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滇侦察作战庆功大会”。会上,国家主席杨尚昆、总政主任扬白冰讲话并接见,给所在侦察大队人,每人颁发解放军三总部纪念章。
曹恩锋老山作战立功证件,三总部纪念章
年2月,曹恩锋载誉归来,受到介休县委、县政府的热烈欢迎和接待,先后在介休宾馆礼堂和介休三中等处,做中越边境反击作战英维事迹报告多场,介休广播电视台对他专访报道,并被聘为特邀通讯员。
在介休广播电视局坐谈报告
看到儿子的出色表现,高兴得60多岁的曹维馨合不拢嘴,直夸:“好小子,你总算没给老子丢脸!”周边邻村也都闻迅相传:“北盐场曹维馨家,又出英雄啦!”本村街坊邻居都来祝贺,称赞曹恩锋是“将门出虎子!”
★继承传统
做个好人★
年2月,曹恩锋光荣退伍,因他是老山前线参战立功人员,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特殊照顾,先是给他特批了安家建房的用地,后又按排他为市场执法队事业编制职工。
对于现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曹恩锋十分知足,他说:“政府和单位对我很照顾,我已经十分感激。再说了,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更是非常幸运和满足了!”
战壕中
接着,他神色凝重地说,当年全大队牺牲6人,他们连牺牲3人。记得最清楚的有三位:
一位是侦察大队司令部副营级侦察参谋傅平山,生前4次荣立三等功,被师里评为模范干部。他先后六次带侦察小分队深入越方,执行侦察和战斗任务。在一次战斗中遭敌包围,为了掩护战友撤离,只身陷入敌阵,与敌周旋六天五夜,其间毙伤敌人各一名,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0岁,被成都军区追记一等功。
第二名是本连工兵班长刘庄,多次冒险,排除各种地雷20余颗,开辟通道余米。年12月9日,排雷开路时不幸触雷,身受重伤,双腿高位截肢,但乐观向上,与伤痛顽强斗争,被誉为“钢铁战士”,荣立一等功。
还有辽宁抚新籍、本连工兵班战友寇占友,年12月11日开辟通路时踩雷牺牲,年仅21岁,被追认二等功。
迎接马队通过封锁线
因此,回到地方后,他发扬部队传统,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之余,他还经常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年10月,被所在社区推荐为介休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候选人。
谈到今后的想法,他认真而庄重地说:“咱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事,努力为国家多做贡献,为他人多做善事。总之,我这一生,都要牢记父亲的教诲,更要无愧于英维部队的培养!”
★据曹恩锋讲述和提供材料整理
作者简介
孟满喜,男,年生,退休干部,介休市作协会员。擅长历史文化研究、散文写作,先后有文章发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mj/4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