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古瓷访介休博物馆洪山窑遗址
介休窑概述
介休窑遗址位于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亦称洪山窑、在洪山镇的喊车沟、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村、采皮沟等地均有古窑址发现。
年五月,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休窑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窑址中心范围主要遗迹有宋、金、元、明、清时期烧瓷残片及少数成型器物遗存。介休窑早起以烧造白瓷为主,而后各种品相相继出现,从现存情况看,喊车沟时代较早,琉璃窑在金以后,采皮沟为元代窑口。介休窑白瓷有粗细之分,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从目前资料显示,介休窑的白瓷烧造在山西地区宋金时期具有最高水平,在烧制素白釉瓷器的基础上,率先进入白釉印花器的烧制,器型工整,纹饰精美,极富艺术性,达到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
时代背景及文化价值
宋代是我国瓷业全面发展的时期,不论是规模、技术还是产品水平,都达到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
宋代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钧多烧青瓷,且多以颜色釉作为表现形式,定窑则烧造白瓷,多以纹饰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对北方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介休窑在烧制素白釉瓷器的基础上,率先进入白釉印花器的烧制,器型工整,纹饰精美,极富艺术性。《中国古陶瓷图典》一书在介绍介休窑时有这样的论述:“窑中发现缠枝花及婴戏纹模印,精美程度超过定窑、耀州窑水平”。
简单了解之后,想必读者都已经迫不及待了。接下来就为大家带来本期的干货
————介休博物馆·洪山窑遗址————
金代
H18cm
金代
H10cm
金代
H13cm
金代
H8cm
金代
H10.5cm
北宋
H8cm
金代
D10cm
金代
D21cm
金代
D18.5cm
金代
22.5X18X11.6cm
金代
20X18X11cm
金代
30X25X12cm
金代
H10cm
宋代
H9.5cm
金代
D8cm
金代
D18cm
宋代
D15.7cm
宋代
D17.6cm
金代
D16cm
金代
D13.5cm
金代
D13cm
金代
D10.3cm
金代
D18.5cm
金代
H10cm
金代
金代
H10.6cm
金代
H10.8cm
金代
H8.5cm
宋代
H12cm
金代
H10cm
金代
H19.8cm
金代
H20cm
元
北宋
元代
北宋
金代
元代
随着现代藏家审美的不断提升,介休窑也渐渐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
参考:维基百科
参考:介休博物馆·洪山窑遗址介绍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mj/4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