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年13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呈现良好开局,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月当月完成10.1亿元(现价),累计完成28.79亿元(现价),累计增速54.26%(上报数)。但是工业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远未根本解决,新增因素拉动作用仍未凸显等问题突出,特别是近期环保停限产等因素仍然存在,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忧,仍将长期面临严峻考验,增长势头还需进一步稳固。下一步工业发展,要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抓好调产,努力做好晋中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排头兵,率先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保持工业经济总体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努力完成全年工业增长目标。
一、工业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1、主要工业指标完成情况
1-3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3月当月完成42.21亿元,环比增长21.08%;累计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79.7%,增幅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主要与同期基数的增加和近期市场形势波动有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月当月完成10.1亿元(现价),累计完成28.79亿元(现价);根据可比价格测算,本月增长速度34.31%,累计增长速度54.26%。非煤产业增加值3月累计完成8.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9.23%,比重环比下降5.69个百分点,较年底的28.2%提升了1.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持续转型。(增加值增速数据均为统计局上报数,最终结果有待地区核算反馈;本月非煤占比下降主要是由于汾西统计范围发生变化导致煤炭占比较大)
2、企业停产复产情况
年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初步调整,企业数较年底净增4户(退出5户,新增9户),达91户;3月份由汾西工贸分离出输送带厂1户,达到92户;预计4月份还会有所调整。
3月份,全市9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13户,环比减少3户,包括洗煤企业12户,原煤企业1户,涉及从业人员约人;按照年平均数据计算,停产企业影响当月产值约1.13亿元;2月停产企业中的6户企业复产,实现当月新增产值.1万元。多数原煤企业逐步通过复产验收恢复生产。
3、重点监控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年由于金源酒业退库,得一化工再次入库,我市重点监控的工业产品品类仍是13种。其中水泥由于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企业停产持续到今年3月底,目前产量仍为零,预计4月份随着采暖季的结束逐步恢复生产;纯苯累计生产.36吨,上年同期由于停产产量为零。除水泥、纯苯外,剩余的11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原煤累计生产.27万吨(同比增长0.97%),其中市属企业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30.68%);焦炭累计生产.83万吨(同比增长12.35%);洗精煤累计生产.31万吨(同比增长19.66%),其中市属企业产量.85万吨(同比增长42.35%);生铁51.76万吨(同比增长3.56%);粗钢55.72万吨(同比增长15.7%);线材17.72万吨(同比增长5.23%);H型钢25.07万吨(同比增长59.38%);碳素.41吨(同比增长66.68%);发电量.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26%);甲醇3.4万吨(同比增长15.22%);模具套(同比增长11.93%)。
4、企业经济效益状况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好转,减亏增效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统计局数据,1-2月份全市91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79.14亿元,同比增长46.48%;实现利税4.27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利润1.44亿元,上年同期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产销率累计98.91%,同比提升-0.8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50户,较去年同期减少2户,亏损面54.94%;亏损额累计1.71亿元,同比下降13.69%,亏损主要仍集中在煤焦电等传统行业。
5、各县(区、市)工业增长情况
根据地区反馈的年各县(区、市)1-2月工业增长完成情况,十二个县(区、市)中9个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但各县域工业发展两极分化仍较为严重,最大相差82.35个百分点,差距持续拉大。有六个县(区、市)累计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2.33%),分别为介休(36.23%)、开发区(31.64%)、榆次(26.08%)、祁县(25.68%)、寿阳(25.12%)、左权(20.61%),榆社(10.3%)、灵石(7.59%)、昔阳(0.79%)为正增长,其他平遥(-3.89%)、太谷(-8.57%)、和顺(-46.12%)。从我市情况来看,增速上2月当月54.5%,累计36.23%,累计增速居首位;体量上全市2月当月完成31.35亿元,累计完成67.86亿元,我市当月完成7.89亿元,约占全市当月总量的25.18%,居首位;累计完成16.59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24.45%,居第首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6、企业能源消耗情况
年1-3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能耗.88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同比增加28.44万吨,增幅28.6%,月均42.63万吨;3月当月53.43万吨,其中仅汾西集团就达到21.8万吨(主要是由于吕梁地区集团所属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分行业来看,能耗占比较大的有焦化(24.03%)、钢铁(20.87%)、洗煤(19.13%)、煤炭(26.94%),其余化工(3.63%)、碳素(1.78%)、电力制造等(3.61%);能耗同比增长较大的有钢铁(37.18%)、洗煤(33.62%)、焦化(23.87%)、煤炭(29.41%)、碳素(28.13%)、化工(21.77%),其余电力制造等(-0.61%)。
二、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煤炭行业:
1-3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完成产值58.57亿元,占比47.37%;累计完成增加值20.38亿元,占比70.77%,当月完成7.45亿元;按照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32.43%,累计增速49.24,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持续显著。全市原煤累计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0.97%,当月.29万吨,环比增长.72%;多数煤炭企业通过验收后复产,汾西统计范围有所扩大;洗精煤累计产量.31万吨,同比增长19.66%,当月.58万吨,环比增长33.4%。价格方面,重点监测洗精煤企业1报价元/吨,企业2报价元/吨,平均大致元/吨,较上月涨5元,去年同期元/吨。重点监测原煤企业报价元/吨(内部平衡价),环比涨68元,去年同期.2元/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9日发布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报告,本期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45点,环比下跌0.52%。其中:动力煤指数.67点,环比下跌1.10%;炼焦用精煤指数.92点,环比下跌0.06%;喷吹用精煤指数.35点,环比持平;化工用原料煤指数.02点,环比下跌0.19%。此外根据找焦网9日焦煤市场分析,国内炼焦煤市场弱势运行。需求方面,焦炭市场第四轮降价基本落地,市场累计下调元/吨,焦炭库存小幅下降但仍有一定销售压力;焦企利润被严重挤压,部分企业已开始自动限产,对焦煤采购积极性降低;焦煤方面价格各区域降幅不等,部分高价资源走弱,焦化厂打压焦煤意愿较强加之各地方煤矿在逐渐复产,短期焦煤价格仍有下行空间但幅度不会太大。综合考虑,近期炼焦煤市场或继续弱势运行。
焦炭行业:
1-3月份,炼焦业累计完成产值26.88亿元,占比21.74%;累计完成增加值2.53亿元,占比8.79%,当月完成.3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14.25%,累计增速25.92%,对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全市焦炭累计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12.35%,当月生产47.63万吨,环比增长3.05%;随着采暖季限产结束且焦化企业排污达标生产逐步恢复,全年焦炭产量有望突破万吨。价格上,重点监测焦炭企业1报价元/吨,企业2报价元/吨,企业3报价.49元/吨,平均大致在8元/吨,较上月降72元,上年同期元/吨。市场行情方面,根据找焦网9日焦炭行情分析,国内焦炭市场现货价格暂稳。主流地区环保限产焦钢比例失衡,焦企开工高于钢厂,库存下降缓慢,下游钢厂采购有所增加,但增量较小,钢厂观望心态仍较浓,预计近期焦价弱稳。山西地区焦炭市场现二级冶金焦主流成交价元/吨,准一级冶金焦报1-元/吨,一级焦报-元/吨,以上均为出厂承兑含税价。
冶金行业:
1-3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产值25.02亿元,占比20.23%;累计完成增加值3.25亿元,占比11.29%,当月完成.5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78.88%,累计增速.14%,对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分产品来看,生铁当月产量14.85万吨,累计生产51.76万吨,同比增长3.56;粗钢当月生产16.16万吨,累计生产55.72万吨,同比增长15.7%;线材当月生产6.1万吨,累计生产17.72万吨,同比增长5.23%;H型钢当月生产8.23万吨,累计生产25.07万吨,同比增长59.38%。价格方面,根据重点监测钢铁企业报价,本月各产品价格环比基本持平,部分略有下跌,其中粗钢3月报价3元/吨,去年同期元/吨;线材3月报价元/吨,去年同期元/吨;H型钢3月报价元/吨,去年同期元/吨。市场形势目前钢厂价格政策以上调为主,不过随着我省境内需求未有明显改善之前,价格难言好转,预计近期钢厂价格政策会适当下行,来缓解库存压力。
化工行业:
由于种种原因,我市主要化工企业曾一度面临突出困难,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经过市化工厂复产工作组和干部帮扶小组的积极工作,取得了突出进展。其中益达化工于年11月复产后生产持续稳定;得一化工于年初正式复产,经过一年努力达标后于今年初再次入库;对非煤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工业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3月份,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累计完成增加值.3万元,占比0.8%,当月完成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17%,累计增速.64%,但由于所占比重太小,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太显著。三佳化工未来仍未可知。
碳素行业:
作为特色行业之一,加之去年市场形势利好,我市碳素行业表现突出。1-3月份,5户规模以上碳素企业累计生产碳素制品.41吨,同比增长66.68%;累计实现产值5.13亿元,占比4.15%;累计完成增加值1.24亿元,当月完成万元;根据可比价格测算,当月增速.27%,累计增速.04%,保持了较快增长,对我市工业经济形成了一定的补充。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延续,增长动力由以往靠投资、出口拉动逐步向靠消费、创新拉动转换,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我市工业经济亟需转型升级。要深刻认识“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严峻挑战,要正确面对“五期叠加”(人口下行、工业化结束、城市化停顿、国有经济萎缩和WTO动能殆尽)的不利局面,要对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大的风险格局有个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1、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内生动力不强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市畸重的产业结构短期内无法转变,工业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我市以煤焦铁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企业如何在当前下行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下来进而实现“调结构、促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可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不可隔岸观火,必须戮力前行,真正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2、节能环保工作压力大,生产经营受限新《环保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企业的强制性约束力持续发酵,对企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焦化企业排放限期改造达标,对钢铁、煤炭、洗煤、焦化等行业的节能监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环保、节能执法逐步落到实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保约束和较大的节能压力。我市煤炭企业煤场封闭环保技术改造预计持续到今年5月份;焦化、钢铁等行业企业环保压力持续加大。3、项目建设推进较缓慢,新生动能不显我市重点监测的工业项目中,多数项目进展良好,但个别项目推进面临困境,特别是几个投资巨大的项目,由于资金、市场等的原因已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被确定为“僵尸项目”,在短期内仍无法成为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四、下一步措施
面对困难和问题,要始终坚定发展信心,把握积极因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精神,按照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谋划,发挥我市近年形成的基础优势,凝聚力量、精诚团结,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咬定目标、持之以恒,用于担当、专抓实干,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增动力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8.5%目标。
1、紧盯目标坚持不懈,做好经济运行监测
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首位,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工业增速、工业投资增速、煤炭行业占比降幅、利税增幅等目标为抓手,及时跟踪目标完成情况。要按照省、市统一要求,进一步加强运行监测,对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监测调度,及时了解企业、项目问题并解决。要以数据为支撑,对工业运行态势正确预判,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mj/4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