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广中医一附院之六50位院长问道冼

▲4月9日,50余名院长齐聚广州中医院,参加院长在线发起的第五场“院长游学”活动。图为全体参加人员的合影。

游学广州中医院的院长名单

余德文重庆市医院医疗部主任

黄钟医院院长

张志生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蒋玉欢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李永胜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袁爱医院办公室主任

褚雪医院医务科副科长

高医院副院长

安医院副院长

史卫医院副院长

邹海华湖北省监利县卫生局副局长

汤华青湖北省监利县卫生局药剂科主任

王阳兵湖北省监利县卫生局医务科主任

刘大强湖北省监利县卫生局医务科主任

杨运亭湖北医院院长

熊医院院长

镇兰芳湖北省医院院长助理

彭树刚湖北省医院康复科主任

李武明湖医院院长

刘四新湖医院主任

谢冬玲湖医院主任

霍明医院院长

董连医院主任

张玉医院业务院长

葛晓医院医务处处长

樊友医院副院长

彭思存医院主任

刘江涛医院主任

刘福君山东省医院主任医师

董学刚山东省医院主任医师

高光允医院院长

宋晨医院院长

乔通医院院长

张医院院长

郭圣医院书记

夏医院科研处处长

刁医院副院长

医院党委副书记

曹大春医院副院长

孙立医院副院长

龚医院院长

王孝艳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

熊文清医院急诊科主任

沈跃玲医院脑病科主任

孙玉华医院心病科护士长

陈医院副院长

杜医院科长

院长问答

刁医院副院长

刁枢:我想请教冼院长和关处长,贵院做的学科非常好,我想了解现代专科管理管理体系是怎么建立的。谢谢!

冼绍祥:全国很多管理理念创新都是一样的,上海中医药大会我们都会参观学习,把大家一些好的做法与我们自己的一些方法结合着来做,要把学科建设做好,第一需要大量的投入,学科建设重视人才跟科学研究产生标志性的成果,所以医院的科研处,科研处下面还专门设重点学科办。

医院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最核心的部分,其医院很多方面工作都跟专科密不可分。最好就是放在医务处,医务处有一个专门医务科跟重点专科办主抓的工作,但是经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的专科也好、科研也好,都是同一帮人在做,只是说我们需要交什么任务的时候,就从相关科室总结出来交上去,是这种关系。谢谢!

龚医院院长

龚全业:医院医院,按照天津市的总体规划,我们要在五年医院,现在我们正在建设。我要问第一个问题,从管理学角度出发,专科建设一个科室一个地区达到多少张床,匹配多少大夫是最佳的?第二,因为我是学西医的,医院刚刚半年时间,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中医和西医怎么融合到一起?谢谢!

关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医院建设和评审,医院必须不断去经历和完善的,医院上升到三甲,我们的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很特别,也就是医院的标准逐条去做,只要你把握这些标准,一方面通过评审的可能性比较大;医院的建设和管理都会推动,医院评审过程,医院的一些管理。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理解透了,扎扎实实按照标准去做就没有问题。

至于所谓中西结合的问题,我想,我们不需要把中医和西医对立起来,两种不同体系的医学理论各有特色,各有长处,但是我们要避免只使用一种,因为中医几千年历史,其实很多的方法前人都在用,而且疗效都非常好,但是现在西医进入中国以后,可能有人会觉得西医更快。而我们中医没有按照西医的体系去开展研究,拿不到循症医学数据,我们也不可能去逆转。现在西医也盛行,中医也比较受老百姓欢迎,我们怎么去把中西医有机融合起来,这个是很值得研究的。医院,最基本的想法是你必须要相信中医,必须知道中医到底在哪些方面能帮病人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不医院开几副中药这样的环节,中医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从养生预防到治疗、康复整体的理念。

比如说饮食的调理,情志的调理,怎么跟季节配合来调理,这都是中医。不是等到一个人有病的时候我们才治,应该把中医融到预防疾病、养生这些环节,这样的话中医就大有可为了,刚才冼院长介绍我们一些岭南特色膏方,这个就是为病人防病提供中医手段

洗绍祥:医院评审,第一,医院的架构;第二,按照要求对照指标体系不折不扣去做,包括硬件、软件;第三,材料准备好很重要,我曾经作为专家去医院,我评的时候我最担心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他的材料太好了,我找到不到他的问题;还有一种太差了,想帮他都帮不了。

关于中西医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医院要生存,医院有综合的服务能力,才有更高的平台去发展中医药;第二,中医也不是不做手术,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方法,甚至不要讲西医的方法,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来发展中医药;第三,很关键,所用这一套东西是为我所用,为我服务,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第四,一定要解决问题。

李永胜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李永胜:我想问两个问题,在我们社区有一些比较简单有效的中医药方法,老百姓接受程度非常高,医院有没有相关的医生联系计划。第二,刚才各位院长提到中西医结合问题,那么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怎么进行良性的沟通,怎么去发挥各自的优势。谢谢!

关彤:这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全科医生建设方向的问题,因为现在医改实行分级诊疗以后,按照政府的指导,就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解决;然后疑难病、医院诊治,秉着这个原则,医院可医院都有开展医联体相关的工作,把我们的技术、才下沉到基层、到社区,然后社区选派医护人员到医院进修学习。

广东目前开展得特别好,去年省中医药局主办的一个全科医生培训班,目的就是培训更多适合在社区、在家庭照顾当中能够承担主要力量的全科医生,这个是一个方向。

科医生就是解决老百姓在日常当中一些慢性病、普通病的诊治,一旦他专科病比较突显的时候,就要由专科医师来诊治,所以我觉得关键就是建立一套体制机制去推动全科医师的发展。

王道医院医务科主任

王道军:我们也是广州中医药医院,之前非常有幸请到洗院长到医院进行指导。医院评审过程当中,医院的命名给了很多限制,医院命名内科里面是8个科,从内1到内8,外科我们有14个,我们实在叫不下去了。对于这个命名,医院的做法,比如说脑病科是中医的名字,脾胃病科是中医的名字。也有西医的命名,比如心血管科,还有泌尿外科。医院的命名究竟如何去做,医院的标准,又利于我们发展。谢谢!

洗绍祥:医院复审,跟这个命名有关。之前医院没有按那一套东西来做,当时在全国被“点名”,我们也因此出名了,后来整改的时候,我用了半天的时医院的命名在网上搜了一下,然后我对照国家局的文件再进行整改,然后顺利通过。

总体来讲,国家出台管理规定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讲中医的话,做的中医的事情,我们不能说评的时候,我们就贴他的东西上去,评完以后我就拿下来,我们不这样干。包括中心的设立,我们也是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去申请,尽量把所有政策用足。

关彤:我再补充一下,刚才你讲到我们外科,没有叫泌尿外科,我们还是叫1外科、2外科、3外科,然后后面括号,但是内科系统我们就是基本上按照规范,命名脾胃病等,这是国家允许的。

熊医院院长

熊晖:我想请教两个问题,第一医院医保融合怎么宣传。第二,像学科代表、像负责人,他们之间有什么义务和责任。谢谢!

洗绍祥:第一个问题,医保融合,可能各地有各地的做法,这个很难统一,我们了解到,江浙一代跟我们的做法就不一样,但是我们有一个思路,就是按照他的要求去做,适合医保住院你才收进去,他不适合医保住院的,你收进去给他查到,这个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医保这一块我想各地有各地的规矩,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医院来讲,医院、小医院,我想我们还是得老老实实服从他这一套。

第二问题,重点专科建设当中有学术带头人,一般来讲,学术带头人就是重点专科的一面旗帜,所以你必须要把这个学术带头人他捧到最高的位置,出去讲课、参加评审,你都必须把这个学术带头人亮出来,但是他不一定负责很具体的专科建设的工作。负责专科建设的就是专科负责人,他们通常负责整个专科的医教研,还有人才培养、人事关系等等。我们也是认定重点专科负责人的责任,重点的专科做得不好,我追究重点专科负责人的责任,不追究你学术带头人的责任,但是我希望学术上带动一下,每一个角色的作用都很重要,必须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把重点专科建设好。

史卫医院副院长

史卫东:你们专科建设整体的综合实力提高以后,怎样鼓励科室多使用中药、院内制剂,多使用中医的非药物疗法?

李荣: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全国重点专科检查的时候,有一条,有没有制定中医药特色鼓励措施,如果没有,这一条就扣分,我们是绩效考核,中医一定要有优势特色。我们的特色不是做摆设,它确实是有效的,我们可以研究去做。我们有文章发表,而且也有课题支撑,不是随便忽悠,我们是观察,做课题,比如穴位、经络、瘴气等等。

于扬文:医院有科室目标管理,也就是年中一次过的评分,评分之后按照你的得分决定你未来一年的奖励提成比例,这个是比较核心的标准,大家都比较重视。医院现在进行绩效改革,不是年中评一次,而是每个月评一次,变成了过程管理,而不是最终的结果管理。今年开始,准备把院内制剂和中药饮片同时加进去,以一种更加严格的比例,来控这几项。

刁枢:我原来学西医,到了中医的圈子里面,发现中医有流派,我到现在也不是很理解,这个流派对中医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于扬文:流派的问题,医院,流派不像上海和江苏特别多,我们的流派工作室就两个,妇科和针灸科,也有其他的流派,但管理很和谐,大家在一起做得很好。

王孝艳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

王孝艳:我参加了去年的中医优势病种培训,还有上次三亚的“院长游学”班我也去过,今天我觉得,听了院长和几位老师的讲课,得到了很深的启发。医院,我们科室是省级重点专科,在十三五期间准备报国家局的重点专科,所以今天很有启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于老师,这次刚好3月份有一个名医工作室,但是不是直接由我们来做,是由云南中医学院和法国的时空针灸朱勉生教授做的,在医院医院设了工作室,在这方面你是否有什么指导?

于扬文:医院的针灸科也有去其他的城市挂牌的,也有交流,因为不属于我管理,我就说一下我知道的情况,一个是分站和主站之间要多交流;第二个,主站主要推的一些东西,要尽快学习到。如果按照国家局的内容来建设,刚才说到的东西主站都要建,但是分站不一定要建,最重要的是做师承的工作,包括一些文字材料,是每个星期更新的笔记,医院有些名老中医,得到了专家的牌子的时候,如果做不到每个星期更新笔记的话,就要通过视频等等。

高医院副院长

高丽华:医院的药占比怎么控制的?各科室分别控制吗?中药饮片的比例如何控制?

于扬文:药占比没有全院一盘棋,因为部分科室不同,只能说全院如果要达到0.4以下,争取可以做到0.3,比如肿瘤科,医院可能最高的就是肿瘤科,最低的是术科。我们是全院平均,算历史数据,希望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下降,下降的空间不一定一样,比如原来70%,降到了60%,但是如果人家做到了30%,让人家降10%,就很难。中药饮片的话,我们规定每个病人的使用率达到%,病人一入院当天,就应该有一剂中药到病人那里。

高丽华:关于合理外用药,医务处检查吗?

于扬文:合理用药的话,现在主要是我们新引进了几个临床药师,医院毕业的,来到了医院以后,也去医院进修过,回来之后,他们进行处方点评,刚开始点评的时候,药师不懂临床。后来,由我这边做媒介,能够把我说服的药师,我就直接打电话给李荣主任,我让药师和他去查房学东西,每一个星期一次。查了房之后,李荣主任会回馈给我说药师不错,临床其实需要药师一起跟着查房,但是我们现在在中医系统,医院的临床医生还没有达到这种认识,会认为我作为医生,为什么需要这些人过来管,大家真正接触了之后,反而是有一个促进的作用。包括处方点评,刚开始点评的时候,临床科室可能就一带而过,不太认真看,医务处也出面去推,现在因为广东省已经推行了最严格的阳光医药制度,每个月公示,而且数据是直报省局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处方点评又比以前更加容易推行。

李荣:我们心内科的药占比也不高,低于全院平均水平,我们一定要有创新技术,如果不创新,单是用药,肯定是不行的。

于扬文:我们院内算的中药饮片不算药占比,但是报上省局的时候还是要算药占比。心血管科的药占比做到了0.31,作为内科,这个数字是非常优秀的。我们的术科做到了0.2几。■

版权声明:本文为院长在线原创内容,版权归院长在线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500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