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成立大会在迎宾苑
年1月9日,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成立大会在和顺迎宾苑酒店举行,这是我市正式组建成立的第九个县(市、区)楹联办事处(分会)。鉴于当前疫情反复,全部议程通过网络视频完成。当地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实时报道。
围绕把晋中创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这一目标,经相关部门批准,晋中市楹联协会一届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市11个县(市、区)组建成立楹联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作为市楹协派出机构,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承办楹联相关事宜。大会由市楹联协会理事、和顺办事处副主任邓兰锁主持,市楹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巧叶宣读市楹字〔〕01—09号《关于杨军红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新任和顺楹联办事处主任杨军红,县文联主席李政东,市楹联协会会长李荣辉分别作了讲话。
在会上,和顺县文联主席李政东强调:让我们团结一心,守正创新,服务人民,紧扣时代脉搏,传承和弘扬楹联文化,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和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再立新功!
(市楹办)
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分会)班子成员
顾问:柳宪荣宋海波张瑞锋尹剑虹白雪松刘乃英陈晋兵王建文王魁云温彦虎赵润洲名誉会长:袁瑞军王向东李政东王瑞清主任(会长):杨军红副主任(副会长):邓兰锁易瑞明张贵荣郭清秘书长:郭清(兼)副秘书长:青永泉王林虎李荣辉(左)向和顺办事处授牌,杨军红(右)代表办事处接受牌匾晋中市楹联协会理事、和顺楹联办事处副主任邓兰锁———————————————
喜看梁余承大美聆听国粹啭新声
——在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主任杨军红
尊敬的市楹联协会领导、县文联李主席、县作协领导及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手绘丹青称妙笔;诗吟盛世撰佳联。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和顺办事处对市、县领导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和顺山河壮美,名胜瑰丽。云龙耸峙,清漳横流,环抱一座和城,倾诉千年顺事;夏无盛暑,冬无严寒,簇拥百里太行,乐享无双清凉。和顺作为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生态良好,人文荟萃,自然人文景观遍布城乡,这是我们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
楹联作为中华文化当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走近楹联,气象万千,徜徉其中,其乐无穷;朝花夕拾,行囊鼓鼓,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坚信,和顺办事处的成立必将推动和顺楹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未来,我们和顺办事处将认真贯彻落实市楹联协会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服从市楹联协会及县文联的领导,积极参加市楹联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着力打造属于和顺的独有文化品牌,以牛郎织女文化为基点,争取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中国气派、和顺特色的楹联系列作品,讴歌伟大时代,祝福盛世中华。
在此,以一副楹联表示祝贺:
云龙山下,翰墨传薪,喜看梁余承大美。
漳水潮头,诗联逐韵,聆听国粹啭新声。
谢谢大家!
晋中市楹联协会榆次办事处(分会)主任(会长)杨军红
在晋中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和顺县文联主席李政东尊敬的李会长及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雅韵高歌抒远志;佳联妙对聚新朋。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的成立。这次会议筹备已久,但因为疫情原因,临时改成了视频会议,广大楹联协会会员通过网络,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首先,我代表和顺县文联和全县的文艺工作者,对和顺办事处的成立表示祝贺!向亲临会场的李荣辉会长、赵巧叶副会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为和顺文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在历史长河中长盛不衰。它承载着汉字独特的文化基因,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雅俗共赏,生命力极强。走进新时代,推动楹联文化的大繁荣,推动楹联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创作出更多的精品楹联,这是我们每一名文艺工作者和楹联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的几年里,和顺楹联界的各位老师同心同德,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热心普及宣传楹联知识,积极培育楹联创作新人,为我县楹联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楹联创作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的正式成立,这是我县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县楹联文化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面向未来,我们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楹联文化,为和顺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此,我提三点意见:
第一,弘扬时代精神。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应当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讴歌伟大时代,记录幸福生活,做新时代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古语说“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发展、去创造。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艺创作全过程,扎根人民群众,躬耕楹联创作园地,用汗水浇灌幸福之花。
第二,突出和顺特色。我们在楹联创作中,要大力弘扬和美和顺文化,突出鲜明的特色品牌,创作出更多具有和顺特色、反映和顺地域文化的楹联作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厚植文化优势。
第三,加强团结合作。楹联办事处新一届领导成员,要团结一心,凝心聚力,讲大局,勇担当,齐心开创和顺楹联事业发展新局面,共同把这件好事办好、办成、办长久。
同志们,让我们团结一心,守正创新,服务人民,紧扣时代脉搏,传承和弘扬楹联文化,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和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再立新功!最后,真诚祝愿和顺楹联事业蓬勃发展!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和顺文坛文运昌盛、文脉绵长!
谢谢大家!
和顺县文联主席李政东
晋中市楹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巧叶
在晋中市楹联协会和顺办事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晋中市楹联协会书记、会长李荣辉
李主席好,大家好!
首先恭祝和顺办事处(分会)成立,和顺办事处是晋中正式成立的第九个楹联办事处,晋中十一个县,按照地理位置和习惯排列,在十一个县中,和顺编号为九,成立为第九个,编号为第九号,九九归一实乃人生之一大境界,生活真奇妙!
和顺来得较少一些,去年和今年夏天来了几回,感觉“古镇新楼高速;青山绿水白云”,实在是太美了!
年11月15日,市楹联协会收到和顺筹备组完成筹备工作的报告,到今天为止近一年两个月,这个漫长的过程,验证了古人说的那句话“好事多磨”。期间和顺做了大量工作,一些方面进入全市第一梯队,前些天征订《对联》杂志,领先全市各县,不经意间杀出一匹黑马,看得大家目瞪口呆,惊喜不已。成绩必须肯定,优秀应该表扬。
和顺确有几分神秘,几分羞涩,牛郎织女故事发生地,现代诗,耿彦波……但在以楹联、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很难找到我们的影子,当然主要原因是我本人孤陋寡闻。
但是,有一个情形必须向李主席及朋友们汇报,晋中市楹联协会成立当天,市文联郝启康主席就提出了要把晋中创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设想,这么大的工程,从哪里入手?当然从完善地方组织机构开始,好比我们要建一栋大厦,需要先做好根基,所以请示、批准,并由市文联组联部通知各县文联主席,我们今天在这里就是在体味市、县文联的关怀、温暖……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的联友们融入到全市楹联大家庭中去,我想大家会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我们的朋友们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爱好是相同的,我们的胸怀是宽阔的……
熟人经常问我,叫啥办事处呢,别扭不?市会是正式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因为注册太难了,所以在各县成立办事处,现在国家管控很严,不准组建分支机构,所以不能为分会,可以设立办事处……
还有一点和大家分享,不论是邓兰锁先生,还是杨军红先生,当好办事处主任真不容易,一路走来,我的感受是当一个办事处主任,要做到“七个一样”:
思想要和雷锋一样(无条件地帮助别人,无私奉献);
讲话要和领导一样(高度、深度、宽度都得有);
干活要和长工一样(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花钱要和财主一样(没有经费,但该办的事不能小气);
办事要和公关一样(好些工作,咱们处于主动位置);
出行要和司机一样(现在不开车寸步难行,但没司机)
创作要和名家一样(最少是内行,否则没人服你)……这些,纯属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为了把今天的会议开好,李政东主席及大家做了精心准备。对此,我代表晋中市楹联协会对大家的辛劳,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员,相对于诗词书画艺术,楹联是大众文化,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大家深有感触,日常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佳节庆典,机关校园,社区店铺,楹联文化无处不在!为此,可以得出结论:楹联是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做好楹联文化工程,责任重大,意义非凡。目前,文化界有一种说法: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楹联也会出现“高点”,有人预言这个“高点”将会在近年到来,我们共同期待。今天和顺楹联办事处成立,有可能是我们走向高点所迈出的第一步,为了把今后的步子走稳,走扎实,使这个高点来得快一些,我讲几点意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诸位名家批评指正。简单说就是做好“七个一”工程。
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记在心里,落在实处,也就是说,所有一切要围绕把晋中市创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这个目标展开,与此同时,各县也可独立效仿,创建自己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一套档案。一开始,就要注意把楹联活动的痕迹记录下来,保存下来,可以用“楹联办事处台账”的方式,以年度为单位,一年一张表,每月一更新,一目了然,方便实用,把那些该记录下来的内容一件不落记录存档。
一支队伍。一个县区最少应该培养:名县会员,50名市会员,20名省会员,5名国家会员。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培训班,前些天介休刚刚组织培训效果很好。
一块基地。基地就是本县办事处的样板,试验田,活动场所。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官道巷,介休虹霁寺,已经成为市楹联创作基地,昔阳北圪梁生态园,寿阳的寿仙施孝园、龙栖湖马上挂牌。
一项赛事。没有形式,就谈不上内容,各县办事处每年最少举办一次楹联赛事,规模可因地制宜,可大可小。没有经费发奖金,就发个荣誉证书,其实大家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认可。前段我们组织了“田森杯”全球征联大赛,一等奖奖金1万,优秀奖个,其中一副佳作,书写、刻制,悬挂在顺城街上,这无疑是晋中大地一道风景。当前正在进行“施孝杯”全国征联大赛,和顺办事处是协办单位,朋友们拿几个奖如何?这次我们立足本省,一等奖5千元,一副作品最多24字,一个字元,也算可以吧!
一本书籍。即《中国楹联集成·晋中卷》,这是国家项目,阳泉、运城等市已经高质量完成,为了成就这一千秋大业,在前段市楹联一届三次会议上,通过各位理事的努力,表决通过了编纂这本《集成》的决议,既然我们通过了,那就扎扎实实去做,具体到各县,就是要把当地历代名家名联全部收集整理,编纂成册,有了各县小集成,才能有全市大集成,其实一些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榆次已经出版,感谢那些文化人的付出,为我们栽下了这棵大树。
一座平台。眼下出手最快、受众最广、效果最好的文化传播形式应该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4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