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报环境空气质量介休污染程度位列第一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来源:山西日报

记者7月21日从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获悉,今年前半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3市是吕梁、大同、朔州,最差的3市是太原、临汾、晋城。

  6月份,朔州、大同、运城3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好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其余8市均差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综合指数由小到大)3市是朔州、大同、运城,最差的(综合指数由大到小)3市是太原、晋城、阳泉。与去年同期相比,晋城、朔州、忻州和临汾4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有所下降,其余7市均同比上升,降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是:晋城(-1.3%)、朔州和忻州(均为-0.7%)。

今年前半年,11市中,仅吕梁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好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其余10市均差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综合指数由小到大)3市依次是吕梁、大同、朔州,最差的(综合指数由大到小)3市依次是太原、临汾、晋城。与去年同期相比,11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同比下降,降幅前三位的城市为临汾(-20.4%)、晋城(-16.1%)、吕梁(-16.0%)。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那么,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如何呢?从日前通报的今年6月及1-6月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看,今年前半年,太原市娄烦县环境空气质量最好。

6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由小到大)依次为:运城市芮城县、忻州市五寨县、晋城市沁水县、忻州市河曲县、忻州市偏关县、忻州市岢岚县、太原市娄烦县、临汾市大宁县、临汾市蒲县和大同市阳高县(并列第9);

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晋中市介休市、晋中市平遥县、吕梁市孝义市、太原市晋源区、阳泉市平定县、太原市杏花岭区、太原市小店区和阳泉市阳泉开发区(并列第)、晋中市寿阳县、太原市迎泽区。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临汾市蒲县和吕梁市临县(并列第1)、运城市平陆县、阳泉市阳泉郊区、忻州市保德县、运城市稷山县、吕梁市柳林县、临汾市大宁县、忻州市偏关县、阳泉市阳泉开发区;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幅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大同市云冈区、晋城市泽州县、吕梁市方山县、临汾市浮山县和忻州市静乐县(并列第)、吕梁市交城县、太原市万柏林区、吕梁市交口县、长治市潞城区、临汾市古县。

今年前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由小到大)依次为:太原市娄烦县、晋城市沁水县、忻州市岢岚县、忻州市五寨县、临汾市大宁县、吕梁市交口县和长治市平顺县和忻州市静乐县(并列第6)、临汾市蒲县、大同市阳高县;

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晋中市介休市、晋中市平遥县、吕梁市孝义市、吕梁市文水县、临汾市洪洞县、吕梁市汾阳市、晋中市灵石县、晋中市祁县、运城市河津市、运城市稷山县。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忻州市繁峙县、吕梁市柳林县、晋中市祁县、运城市绛县、晋中市和顺县、运城市新绛县、运城市稷山县、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运城市芮城县和吕梁市文水县(并列第10);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幅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忻州市宁武县、大同市云州区、吕梁市岚县、大同市天镇县、朔州市怀仁市、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市云冈区、长治市潞城区、大同市灵丘县、忻州市偏关县。

▌(),投稿、爆料领红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494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