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戈而歌对阿里巴巴村淘落地介休帖子中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5924222.html

对阿里巴巴村淘落地介休帖子中回复的解释

击戈而歌

回复了这几个楼层后,今天下午和晚上好几位朋友和吧友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本来想要竞争一下村淘合伙人,但是看了我的回复之后犹豫了。

我觉得可能我回复中有些地方没有说清楚,误导了他们。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解释清楚: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项目而言,单个单的投资人如果可以竞争到村淘的合伙人,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他是淘宝送货最后一公里解决的重要环节,以及淘宝农村网购流量的落地端口。因而假以时日和措施得当,相当一部分村淘宝合伙人会收益,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会收益的投资人。这是客观规律。

其次,我的回复主要的观点是,政府的这个文件中所说的那些东西,充分暴露了政府有些人不懂装懂,想当然说话,一脑子粗犷式发展模式。村淘宝是什么?

农村淘宝是电商大佬们搞了十几年电商平台后,忽然发现过去“电商将消灭实体店”的判断过于乐观。因此赶紧研究市场趋势,于是就有了O2O的概念。然而,这个大战略调整后,农村市场的B2C成为电商大佬们争夺的焦点。

而阿里巴巴显然是迅动迅速而发力准确,很快就通过千县万村计划争取到了政府的支持,快速向农村市场布局。

也就四说,所谓的阿里巴巴村淘宝,实际上是阿里巴巴抢占市场的战略决策。因而,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阿里巴巴。其次是一部分村淘合伙人。

那么老百姓从中受益程度如何呢?

我想说,阿里巴巴的村淘项目设计其本意确实是想让农民通过村淘受益的。但是对于介休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

一、政府相关文件中过于乐观村淘对农村农产品、土特产的销售前景,同时忽视了由此产生的成本农民的承受情况。更重要的是,政府忽视了介休农村农产品整体产品属于粗犷式的。注意过淘生鲜的人都知道,淘宝热销的农产品实际上不是几户农民在做,而是几个专业的团队在做,他们对产品概念、产品生产、产品包装等一系列淘宝销售极为熟练。所以,政府文件里面那种大吹特吹,大赞特赞的口吻,实际上把前景描绘的过于美好,过程描绘的过于简单了。

二、介休的电商、村淘农民和农产品,总体面临的尴尬境地是,政府一直在说电商、互联网+,B2C,神马的,以为有了这些东西介休的农产品、土特产就成产品了!我勒个去,这得具有多么初级水平的非专业经济常识的人才能得出这种判断?你家的土豆从地里挖出来,挂网上就有人呼啦呼啦点进来买?你家的枣儿从树上打下来拍个照片放网上就能比柳林枣、新疆枣卖得多,卖得好?

加工业、制造业是电商、互联网+的根本,灵魂,命根子,没有配套的现代加工业和制造业,以及产品运营机构作为软技术支撑,全介休的银条菜放成干条菜、烂条菜也没人买。

所以,我所回复的内容,意思是要争取村淘合伙人可以量力尝试,这个项目本身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认为文件精神说的事情真的那么简单、那么轻松,那么美好,那么你就扯淡了。介休经济困局的改变,不是弄一帮电脑、手机跟前的二道贩子就能改变的。根本的是具有产业集群思维化的一群行业带头人,通过新形态下的加工业、制造业的配套完善才能根本实现。否则神马电商、互联网+就都只能是个忽悠,没有灵魂的二道贩子,或者傻XX的卖货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482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