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景介休绵山
介休绵山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寒食节则是缅怀在绵山被焚的介子推,因而绵山又叫介山,是清明节的发源地,是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李姑岩主殿保有李姑的唐代彩塑,十分珍贵。李姑岩香火鼎盛,据说十分灵验。朱家凹是朱元璋父亲的闭关修行之地,传说每逢星月皎洁的夜晚,他就祈求儿女出人头地大富大贵,之后朱元璋果真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建于三国时期的抱腹岩可容纳二百余间殿宇及两千余游人,堪称天下第一岩。北魏高僧昙鸾即在此修持,抱腹寺随之成为净土宗祖庭之一。
绵山亦为木屐的发源地,据说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将未烬之木制成木屐穿在脚上,低头时便能看到介子推,以志不忘故人,叹曰:“悲呼,足下”,“足下”之称也是始于此。当然,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米的大罗宫建筑群,更是天下第一观,值得一游。绵山千百年来游客络绎不绝,享誉中外,绝非其他名山可以比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4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