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密码李济在介休作的人体测量
欢迎点击上方“史志介休”我们~
介休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在这里战争频仍,尤其是“五胡乱华”时期,异族入侵,在这里形成了多民族的融合、碰撞,孕育出多样性的地域文化生态,尤其境内有异族的文化遗存,如张壁地道、袄神楼,包括我们的方言及一些村名都引起了介休人对自己种族的极大好奇。
冀成武先生发现了李济先生的《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一文,现将其中有关介休的信息摘录如下:
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
年12月下旬,毕士博先生(即卡尔·怀丁·毕晓普,美国弗利尔艺术馆的专员。——译注)建议我做点野外工作。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在动手发掘之前,需要先作个初步调查。因此,我们商定,由我到山西南部沿着汾河流域去作一番考察,以确定有无进行考古发掘的可能性。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先生欣然同意给予合作(整个这次调查和半年以后的西阴村史前遗址发掘,都是以清华学校和弗利尔艺术馆合作的名义进行的;本文作者当时是清华的国学研究院人类学特约讲师。——译注),他以校长的名义给阎锡山省长写了一封信,商妥同意我去山西南部旅行。在这同时,恰巧中国地质调查所正要派袁复礼先生到同一地区进行地质学的田野调查工作。袁先生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地质学家,他曾经和安特生一道在甘肃考察了两年,对史前考古学极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决定结伴同行。动身的日子稍有些延误,直至年2月5日(正是中国旧历新年前的一周)我们方才离开北京。
2月7日我们抵达太原,8日用了一整天时间进行各种拜会和购置用具。我离开北京时,带了许多封给山西省省长和有关主管官员的介绍信,其中一封是由现在清华研究院的高年资教授梁启超先生写的。这封信同其他许多信件一样,说明了我拜会的目的和当前考古工作的必要性。省长由于要公在身无法接见我们,不过我们还是见到了他的秘书,秘书代表省长对我们提出的全部要求作了承诺。这些诺言后来也都很好地履行了。
我们在9日离开太原,横跨过地质学上所称的黄土地区,三天后到达介休。太原以南地区到处可以看到广泛采用的拱形结构,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似乎是山西建筑式样的一个特色。我最先看到的一组这样的建筑,是在正太铁路沿线。一路上我们发现,不但大型的重要建筑,就连小客栈也采用这种拱形结构。这种建筑称为窑房。当地的读书人告诉我: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样式是从古代的洞穴演变来的。今天我们在这个地区仍能看到从黄土窑洞向极其复杂的窑房演变的所有各种过渡形态。
年,趁旧历新年之际,我们观光了介休城,并对当地居民作了一些人体测量。看来,他们很像是一群异种系的人。我看到一些人,他们的连鬓胡堪与一般的亚美尼亚人相媲美;我也看到一些长着纯黄色胡髭的人。这个县最常见的一种体质形态是圆头长面型,即体质人类学上所谓不协调型。可是,这种情况一点也没有使我惊奇,因为长颅的和短颅的人在这里都能见到。很可能是这两种主要类型的混合导致了上述这种不协调型的出现。
……
附记
一、在介休作的人体测量
通过介休县黄直生县长的好意安排,我对该县的86名本地人作了人体测量。这些人都是新兵和警察。除了我在黄陂、黄冈所作过的测量外,这是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所作的规模最大的一组人体测量。对每个人都作了以下十三个项目的测量:身高、听高、坐高、头长、头宽、头水平周长、最小额径、横径颧骨之面部直径、鼻颚距、鼻齿距、鼻长、鼻宽。目测也是按下列各点之特征记录的:发色、眼睛、眉毛、下颚、鼻形、颧骨、面形、牙床凸度、牙齿。
……
译后记
今年8月1日,是我们的父亲、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教授的四周年祭日。这里把他在五十多年前写的一篇调查记第一次译成中文发表,作为我们对他的一点小小纪念……
李光谟宋梅凤
年6月于北京
李济(~),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改读人口学,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任国学研究院讲师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年后赴台湾大学及史语所。
李光谟(~),湖北钟祥郢中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资深翻译家,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子。他是新中国第一批成果丰硕的高水平资深专业外文工作者,主要从事俄文、德文翻译工作。
长按下方“史志介休”公众平台我们
欢迎大家踊跃供稿,共同交流
投稿邮箱baoyou88
.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ls/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