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义棠镇这个村移民搬迁问题得到落实答复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12-04我是介休义棠镇沟南村村民,因采煤沉陷原因,我村多年以前就确定要移民搬迁,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搬迁迟迟未见动静,人们有钱的自己买了房子,没钱的只能租房子住,家庭条件更差的只能在村里危房里继续住,恳请领导重视,能让我们尽早搬迁,摆脱多年漂泊的生活,有个固定的住所。谢谢领导!
晋中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04-07回复:介休市义棠镇沟南村位于介休市瑞东煤业井田范围内,年被确定为采煤沉陷区,搬迁方式为货币化安置(购置存量住房),原计划搬迁至介休市鸿荣小区,后因鸿荣小区房源不足,现调整到介休市富康嘉苑小区。目前,富康嘉苑小区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年供热、供气等附属设施建成后实施搬迁安置。搬迁安置资金方面,国家、省、晋中市、介休市的政府资金已经到位,企业资金暂未到位。为保障搬迁安置前村民居住安全,年6月,义棠镇牵头组织,瑞东煤业投资20余万元为沟南村建成了20套紧急避让房,配套了生活必备设施,为实际居住的18户村民提供临时居住用房。反映人赵某是介休市义棠镇沟南村人,目前不在介休市居住。介休市发改局和义棠镇政府向其详细讲解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政策和义棠镇搬迁安置推进情况。下一步,介休市将加快富康嘉苑小区建设进度,尽快完善小区配套附属设施;同时督促瑞东煤业尽快支付沟南村搬迁安置资金万元,确保年底前完成沟南村搬迁安置工作。在此,真诚地希望您继续关心晋中市经济社会发展,并对相关工作予以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05-14网友继续提出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hj/4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