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西介休搬进新村子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张壁新村全貌

蓝天白云下,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白墙黛瓦的小二楼,欢声笑语的文体中心……冬日里的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新村,一派安居乐业的幸福场景。

文体中心的象棋桌边,悠闲的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诉说着过去的苦日子,谈论着如今的新变化,憧憬着未来的好光景。

迁村移民建设美丽新村

张壁古堡建于十六国的后赵时期,距今余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山西省唯一双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是山西省唯一入围的“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是国内仅存、世界罕见、称标本的,以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构成的完整古代设防村落文化遗存。年,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公司正式接管张壁古堡景区后,为保护和恢复张壁古堡脆弱的生态,使之能够真实、完整地传承,先后投资4亿余元建设张壁新村,并将堡内规划范围内的原住民搬迁至新村居住,从根本上减轻古堡所面临的生态压力与居住性破坏,实现古堡生态的良性修复。

从年起,张壁村的户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没有上下水、冬季不能取暖的老村,陆续搬进了整洁明亮的新村。新村占地亩,共有住房套,其中二层独院套、单元楼套。新村全部集中供暖,村民全部使用抽水马桶,新村内小学、文体中心、商铺、道路、管网、花园、3A级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和垃圾收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城市才有的高品质生活。

“搬得出,要稳得住,而且还要让村民能致富。”龙凤镇镇长王朝荣谈起搬迁这样说。村民虽迁出了古堡,但依靠古堡增收致富,常住人口由开发前的户人增至现在的户人,其中人成为凯嘉集团的正式员工和劳务用工,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从原来的不足元增至2万元。昔日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正逐步走向富裕,形成了“村委和公司联建、村民与旅游共生”的张壁模式,实现了村集体、企业、村民三方共赢。

张壁村

持之以恒改善人居环境

“村民搬进了新村,但是原来的习惯还在,乱开垦菜地、乱停车、乱搭建行为屡禁不止。”张壁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克辉谈起刚刚搬迁的时候这样说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张壁村“两委”班子努力摸索,逐步建立起了长效保洁工作机制。修建了垃圾分类处理站,环境卫生由介休市环卫局接管,清运人员每天早中晚定时清运3次,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每天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保洁,每月对村内道路破损部分进行修复,每半年对小区墙体立面进行重新粉刷,实现了长效保洁;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净化后用来浇地,变废为宝,解决了丘陵村庄旱地缺水的难题;清除乱搭乱建,对村内临街搭建的6个彩钢棚全部拆除,村内街道更加宽阔整齐;植树增绿美化环境,对村内村外道路两侧绿化带定期维护,每年补植补种,并将通往污水处理厂的道路沿线及厂区进行绿化;修建停车场,解决私家车到处乱停的问题。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村民的美好期盼。“村子越变越整洁,生活也越变越舒适,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村民边翠珍感叹道。

张壁古堡旅游熠熠生辉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年,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公司投资余万元,对张壁旧村的古堡进行了开发,完成了古堡核心区规划建设、后土文院整体改造、禅修主题客栈建设及装修工程、西场巷禅弓院落改造建设等工程,张壁古堡荣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村农民在不离乡村、不离土地的同时,不仅就近住进了现代化的新村,改善了生活环境,而且依托古堡旅游产业就近上班,拓宽了收入渠道。收入来源由原先的纯农业种植拓展到特色民宿、超市饭店、电商经营、观光农业等与旅游的相关产业。年,张壁新村累计接待旅游36.8万人次,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在全国推介的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张壁村榜上有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盘活景区生态这篇大文章,加大新村生态建设,形成对古堡核心区的有益补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旅游。”对未来的发展,张克辉满怀憧憬。

来源:晋中日报

▍图文:《科学导报》编辑

▍图片:《科学导报》编辑

▍转载: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x.com/jxshj/48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